羅源洋坪推行“樓長制” 16座古厝組成“明清建筑博物館”

2017-07-26 09:00:44 來源: 福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紅色洋坪】

文武之村有三賢革命老區八烈士

這里,耕讀傳家、紅旗飄揚,地靈而人杰,自成世家大院。

“洋坪地小,欲有作為,無非兩條:一者讀書,科場揚名;二者從軍,建功立業。”蕭永洋說,“這是洋坪村數百年的縮影,厝內開設學堂、武館,詩書傳家。”

如今,“修身齊家”“耕讀傳家”等牌匾及柱聯,仍清晰可見;現存的五塊“文魁”、一塊“武魁”、一塊“選魁”等功名匾,仍高懸大門。

“洋坪人能文能武,以前有騎都尉蕭茂展等‘三賢’,后來有八位革命烈士。”蕭永洋告訴記者,洋坪是革命老區村,共有26位有志青年參加革命,并有8人獻出了寶貴生命,祖厝曾是洋坪村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羅源洋坪推行“樓長制” 16座古厝組成“明清建筑博物館”

對面厝里的小姐閣樓。

【多彩洋坪】

發展旅游點石成金打造明清風情古鎮

洋坪是古村落,如何走出新路子?今年33歲的陳志勇,2015年從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來此掛職,他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經過兩年探索,他和村干部、村民把脈出了一條新路子:整合洋坪的青山綠水、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傳承不絕的耕讀文化、革命老區文化等資源,打造“明清風情古鎮”。

根據規劃,洋坪村將形成觀光-文化-特色體驗三大主題,創建自然生態觀光區、耕讀文化體驗區、明清古民居展示區、生態農場體驗區、極限旅游體驗區等五大功能區,推出采摘園、農家樂、攀巖、垂釣、士族生活體驗等20多種鄉村旅游產品。

其中,關停的采石場將進行清理和生態恢復工作,擬打造百米攀巖項目,并與懸崖跳水運動基地、自駕游露營基地、汽車旅館等構成極限運動體驗區。

【魅力羅源】

鄉村旅游添活力幫扶政策接地氣

洋坪村是羅源縣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

據悉,今年羅源在全市率先推出《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辦法》,每年將投入上千萬元資金扶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包括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編制、宣傳促銷、培訓、評優評先獎勵和項目補助等。

根據《辦法》,羅源縣將整合全縣旅游資源,挖掘各鄉鎮自身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漁業文化、美食文化、茶文化、古村落文化等,串珠成鏈,形成“一鄉一品”發展格局。

“對于鄉村旅游項目,羅源縣創新形式,多措并舉,讓幫扶政策更接地氣。”羅源縣政府有關人士介紹說,鼓勵農民充分利用現有的房屋和土地、荒灘和荒坡等非耕地、關閉的礦山、石板材廠房、已經廢棄的漁業措施等發展鄉村旅游業,點“廢”成“金”;由環保部門督查、指導和扶持鄉村旅游經營業主做好配套污染防治措施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一定補助;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旅游的信貸支持力度,對鄉村旅游經營性的小額信貸,縣財政將會給予全額貼息獎勵。

【交通提示】

洋坪村,位于羅源西蘭鄉北部,距福州市區80公里,距離羅源縣城20公里,距離鄉政府2.5公里,東臨洪洋鄉車溪村,西有大坪村,道路寬敞。

自駕線路:從羅源縣城出發,沿143縣道往西蘭鄉方向,途徑西蘭鄉客運站,最終至洋坪村,車程約30分鐘。(福州晚報記者 張維璟 雷巖平 鄭瑞洋)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