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洋坪推行“樓長制” 16座古厝組成“明清建筑博物館”
2017-07-26 09:00:44 來源: 福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延伸閱讀
多彩洋坪 美麗鄉愁
“一灣海色四面景,群山如黛綠如藍。”羅源縣,作為福州“北翼”重鎮、“海上福州”重要組成部分,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挖掘洋坪村等一批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漁業文化等,將打造成閩江口金三角和閩東地區的一顆海上明珠。
洋坪村,系福建省首批古村落示范村、福州市革命老區村、羅源縣文化名村,也是一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蕭姓村”、一座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館”、一處美麗鄉愁的“棲息地”。
【綠色洋坪】
藏在世外桃源里原是避暑清涼地
這里,竹海綠濤、溪泉清冽,夏可避盛暑,猶如生態氧吧。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翠竹屋后,紅桃堂前。書聲悠揚,文氣氤氳。古老村落,淳樸民俗。”正如村口《洋坪村賦》所述,一如水墨畫卷,一如田園風光。
據當地古厝專家蕭永洋介紹,洋坪呈現“山中有溪,溪畔有宅,宅內有渠”的風水布局,又因地處山區、植被豐富,所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每逢悠長午后,門前一張躺椅,可臥聽竹浪、風笛,可近觀庭院、長廊,可暢飲清泉、涼茶,增添幾分愜意。古厝內有溝渠,有古井,有魚池,自成小氣候,夏季可產生陰涼的對流風,又消去幾分暑意。
對面厝,縣令蕭奇懷舊居。
【古色洋坪】
十六古厝明清樣洋坪四絕文化味
這里,雕梁畫棟、廊腰縵回,古厝皆成群,恰似世外桃源。
溯至元朝,以迄明清,洋坪留下了古厝、古花、古味、古刻等“四絕”。
蕭永洋介紹說,水頭厝系村內最大的古厝,建筑面積達2960平方米。廳前琵琶、月琴等4把木雕古琴,栩栩如生,此為一奇;厝內養著古牡丹,百年不衰,歲歲花榮,若移植他鄉,便不開花,此為二奇。
對面厝是村內最氣派的古厝,四回廊、八書院,門墻是“正六品”才能配備的壓頂墻體,乃清代縣令蕭奇懷的故居。在厝內深院,小姐閣樓設計精巧,閨房、美人靠、觀景廊猶存,仿若再現“閑坐小窗讀周易”之景。
在惜字爐厝,木雕以螃蟹、蝦、章魚等海鮮為寄寓對象,如章魚有夫妻纏綿之寓意,雅趣橫生,也為一奇。
在土墻厝,四院皆有溝渠相連,形成“宅中有河”之景,晴天可納清涼,雨天可排積水。厝內還有“雙水”——地下水連通古井,井水清冽,可產佳釀;山泉水引入魚池,可喂錦鯉,可養花草。
相關閱讀
- (2016-04-07)一散貨船在羅源灣外觸礁 14名遇險船員成功獲救(圖)
- (2016-05-16)福州警方跨省追兇 羅源13年前三尸命案告破兩人落網
- (2016-08-10)連江羅源晉安擬建新路連三地畬寨 年內有望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