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校長劉偉:4萬億加10萬億刺激政策真的做錯了
2016-06-22 18:09:21 來源: 中國經營網
0瀏覽 評論0條
供給側考驗地方政府責任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注意的第三個方面的問題就是短期政策和長期政策目標的銜接問題。需求管理帶有一定的短期性,供給側管理一定是帶有長期性的,無論是政策手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你關注他的需求效應是一回事,你關注他的供給效應這又是一回事情,除此之外,一些產業(yè)結構、區(qū)域結構、技術結構的政策要不要考慮。按傳統(tǒng)的宏觀政策考慮這些不是宏觀政策手段,按供給側結構管理他屬不屬于需要運用的政策,這都有所不同,需要結合各國的國情具體分析具體討論。
但是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短期和長期的關系問題。供給側結構性管理,供給調結構一定是長期的,要把短期目標和長期累積起來,西方供給側結構性政策管理之所以會停止,除了理論之外,其實有個政治體制的問題,他的民主選舉是有任期的,所以政府只做他任期有限的事兒,跨任期的事兒他是不做的,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多事情是長遠的,所以一定要有對人民、對社會長期負責的態(tài)度,而不僅僅是對任期內負責的態(tài)度。供給側管理更多的事情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你有沒有那種胸懷,而這個胸懷來自于有沒有制度保障,所以在我們這兒來說,供給側包括特別是政府采取供給側結構性管理,從中央調控有沒有長期的概念,尤其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作用空間會更大,因為需求管理對地方政府來說有限,貨幣不歸你管,赤字不歸你管,你能做什么?但是供給側不一樣,供給側調結構,改善這個地方的教育結構,改善這個地方的資本投入結構等等這都屬于供給側,所以供給側對地方政府來說可以作用的空間更大。
但是有一條,地方政府官員需要有長遠的觀念,你要熱愛家鄉(xiāng),你要真的為這個地方長遠負責,你來這兒干一年拍屁股就走,你供給什么側?那都是需要長遠的,那就是地方政府官員你既要有所為,長期的所為,你還不能胡來,你要短期效應不顧將來就是胡作非為,不考慮長遠那就是不作為,所以我們說供給側管理實際上是要求地方政府官員對當?shù)亻L期負責任,對他們的責任心提出了要去。
當然供給側結構性管理還會提出一系列其他的要求,時間關系我在這兒就不去更多的討論了,所以我是講中國宏觀經濟的發(fā)展有他的特點,無論從反危機的政策,新常態(tài)下的失衡還是供給側結構的應對之舉的提出都有他的特點,這些特點來源于中國的實踐,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它總結好,中國理論工作者的幸運就是我們面對著一個活生生的寄賦希望的增長點,我們要認真的做好我們的工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