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莆田系醫院廈門眼科中心:體系龐大 享受超級待遇
2016-06-30 22:31:19 來源: 南方周末
0瀏覽 評論0條
“早產”的許可證
2004年8月12日,按照改制協議,歐華實業與歐華貿易共同出資成立廈門眼科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為3500萬元,其中歐華實業占股95%,歐華貿易占股5%。首期出資1785萬元。
蘇慶燦任公司董事長,蘇世華任副董事長,蘇慶燦的另一個妹妹蘇世英任董事。
公司成立之后,又設立了一個名為“廈門眼科中心”的分公司,許可經營項目是“專科醫院”。南方周末記者在工商資料中發現,“廈門眼科中心”與“廈門眼科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公章經常搞混。
2004年初,在改制啟動之后,廈門市衛生局就廈門眼科中心“變更法定代表人、所有制形式、注冊資本”等事宜向福建省衛生廳請示,并“補報”設置廈門眼科中心。
福建省衛生廳于2004年3月12日回函:鑒于你局已于2002年1月1日批準廈門眼科中心執業,根據……規定,考慮其目前狀況,經研究同意核準“廈門眼科中心”……機構性質為營利性……委托你局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南方周末記者在廈門眼科中心一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復印件上看到,發證機關是廈門市衛生局,發證日期是2002年1月1日,所有制形式為“股份制”,床位180張,法定代表人為蘇慶燦。
而前文提及,廈門眼科中心的股權轉讓合同是2003年8月8日簽的。也就是說,2002年1月1日發證時,廈門眼科中心尚不是“股份制”醫院,醫院的法定代表人也不是蘇慶燦,而是老院長洪榮照。
另外一個反常之處是,根據《福建省醫療機構管理辦法》(199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32號),100張以上床位的專科醫院的設置,由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也就是說,有180張床位的新廈門眼科中心,應由福建省衛生廳而不是廈門市衛生局審批和發證。
不過,隨著福建廳衛生作出批復,意味著所有違規行為“糾正”了。
在改制前,有關機構對廈門眼科中心做過資產評估。據知情人士透露,評估價即是廈門眼科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金即3500萬元,其中無形資產作價800萬元。
這個價格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在他們看來,單是廈門眼科中心這塊牌子,就不止值3500萬。
資產評估中并不包括眼科中心耗資四五千萬元蓋成的大樓。2004年1月1日,思明區衛生局與歐華實業及歐華貿易簽訂租賃合同,后者以每年330余萬元的租金價格租用大樓。合同還約定,思明區衛生局每年還要返還兩公司100萬元(第一年為150萬元)的“更新費用”。
根據工商資料,2007年5月10日,即改制三年后,蘇世華將其在歐華實業60%的股份以3000萬元價格轉讓給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從2003年8月改制到2009年4月間,蘇慶燦雖然一直是廈門眼科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但其股份只占不到5%。他的妹妹蘇世華才是該公司的大股東。
員工持股是廈門眼科中心改制的一大“亮點”。根據媒體報道,眼科中心具有一定職稱的醫務人員將獲得醫院30%的股份。而工商資料表明,僅有22名職工得到了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總計約13%的股份。
工商資料顯示,2007年9月,歐華實業一次性以原價買下所有其他剩余股東手中的股份。至此,廈門眼科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結構又恢復了原狀,即分別由歐華實業和歐華貿易占95%和5%。
南方周末記者在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中發現,蘇慶燦的名字也曾分別對應兩個不同的身份證號碼。
相關閱讀
- (2016-05-17)揭秘莆田系醫院如何盈利:引患者花不需要花的錢
- (2016-05-18)港媒:莆田系廣告費年逾200億 靠吹牛1年半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