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苦寨坑商周原始瓷窯址 填補陶瓷考古史空白(視頻)

2016-01-19 08:50:00 來源: 今日泉州網(wǎng)

0瀏覽 評論0

感人--茫茫遠遠燒制原始瓷

“土與火的藝術”永春苦寨坑原始瓷窯址或可追溯至商周

出土標本(康慶平 攝)

雖然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苦寨坑窯址陶瓷產(chǎn)業(yè)有多大,生產(chǎn)線有多長,在周邊生產(chǎn)、生活的先民有多少,那時的經(jīng)濟水平有多高,社會架構如何,但是,我們可以合理推定,幾千年前,在海拔高度674米的苦寨坑曾經(jīng)有一群聰明的人從事著“要求有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又要精通燒制技術和造型能力的‘土與火的藝術’”。

看看吧,他們就地取材,挖出可以獨立成瓷的瓷土(有礦源這個很重要。可是他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礦源的呢?),把它們倒進淘洗坑池中最高的那個,將雜物、粗顆粒淘洗后,進入稍矮的坑池進一步淘洗,用這種簡易的方法對瓷土簡單加工(經(jīng)過多少挫折,才懂得這樣做呢?),然后再將其用來打造陶瓷模型(最初的訴求應該只是實用吧),并進行人工施釉以及給予一定的裝飾(古人也是愛美的,終究不僅僅只為了實用),最后放進窯爐燒制。燒制過程中,火的控制是很難的,畢竟窯爐是簡陋的,燃料也只是草木一類的東西,因此要控制合適的溫度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燒制出來的成品或許提供給周邊的富貴人家使用(普通人可是用不上瓷器的,因為它太貴重了),也可能有人將它們運到附近的村鎮(zhèn)或更遠的地方去交換(如何運輸呢?陸路還是水路呢?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

“可以看出制作工藝相對成熟,尤其是施釉工藝,水平是比較高的,又薄又勻。”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陳克倫還說,可以進一步采用科學測試,從而更準確判定所屬年代。

“標本上可見到明顯清晰的人工施釉線,定是原始瓷無疑。”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沈岳明說,該窯址歸屬商代晚期是沒有問題的。

“從工藝上看,這里可能是硬陶與原始瓷同時燒制或著從硬陶向原始瓷過渡的窯址。”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博物館研究員李建毛說,標本顯示,當時裝飾已經(jīng)程序化,裝飾部位和手法都很固定了。

誠意--認認真真?zhèn)鞑ス盼幕?/strong>

“永春苦寨坑窯址考古發(fā)掘嚴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規(guī)程,發(fā)掘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工作嚴謹、規(guī)范。這是永春的成功,是福建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成功,值得慶賀!”座談會最后,王莉英說,期待往后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當務之急是保護好已發(fā)掘的部分,同時勘察和保護好周邊地貌及地礦資源,“并將考古與傳播結合起來,將傳統(tǒng)陶瓷文化傳承開去,讓我們的后代都能夠了解,都能夠認知,都能夠受感動,在感動的基礎上做傳承,超越祖輩的成功。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實實在在的遠大的目標。”

“商周原始瓷古窯址是祖先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財富,我們義無反顧該將之保護起來。”作為屬地政府永春各級領導充分認識該窯址的重大意義,介福鄉(xiāng)政府擬定了《介福鄉(xiāng)商周原始瓷古窯址保護開發(fā)意見》;縣文體新局牽頭著手申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爭取進一步申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后,我們還將在介福建起‘古陶瓷博物館’,對苦寨坑古窯址進行‘展示式’保護。”

作為“鄉(xiāng)愁故里”,永春殷切期待考古部門在苦寨坑進一步開展勘探挖掘工作,永春有能力、有信心、有誠意做好做足合理可行的保護工作,并且認認真真去傳播中國優(yōu)秀古文化。這是永春人對專家學者們的承諾,也是對苦寨坑商周窯址的承諾,更是對后代子孫的承諾。

□桃源鄉(xiāng)訊 記者 梁白瑜

[責任編輯:盧僑生]

相關閱讀

永春醫(yī)生藏萬件非遺文物 四處奔走籌辦私人博物館

永春醫(yī)生收藏萬件非遺文物,目前四處奔走籌辦私人博物館,藏品包括民國永春商務分會成立時孫中山批令...更多

2014-04-19 0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