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建領航 富民強村
洛陽鎮嶼頭村
(文/本刊記者 謝玉燕 特約記者 顏麗娜)初夏時節,在張坂鎮蘇坑村村道上,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大片大片的胡蘿卜長勢喜人,工人們正穿梭在田間忙著收割胡蘿卜,包裝成袋的胡蘿卜被整齊地擺放在一邊,等待著車輛來運走。
之前,蘇坑村的這塊土地由于沙化,被拋荒了20多年。不僅如此,村兩委每年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維護。“荒地剛好就在村主干道邊,景觀很不好看。”回想起這塊沙地,蘇坑村黨支部書記蘇國欽頗有感慨。
2013年,隨著該土地承租給廈門翔安的胡蘿卜種植大戶,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更帶動群眾創收。這只是臺商區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的縮影。
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積極探索“活血、輸血、造血、固血”療法,以“消除‘空殼村’、扶持薄弱村、壯大富裕村”為抓手,突出“政策引導、強化督查、抱團發展”的工作理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組織領導“活血”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中,臺商區深諳:只有加強黨組織建設、培育帶頭人,才能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近年來,臺商區通過抓支部建設、抓黨員示范、抓集體經濟等措施,黨組織逐漸強起來。
2016年,洛陽鎮西方村利用換屆的契機,抓住村集體土地承包租賃期限到期的有利優勢,通過集體土地公開招投標,使得原來每畝土地80元租金提升至每畝1300多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打了一場“翻身仗”。
村級組織統一支配的財力雄厚,就有能力為全村人辦大事,有錢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村興民富。當年年底,洛陽鎮西方村投資10萬元鋪設海乾尾道路硬化。去年,該村又投入100多萬元新建由村委會辦公樓門口至新村道路連接處一條1公里的水泥道路。
結對幫扶“輸血”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必須唱好“大合唱”,奏響“同心曲”。
為此,臺商區一方面通過推行“黨建+項目+駐村幫扶”,建立部門掛鉤聯系制度,引導駐村蹲點干部有針對性的領辦“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并建立“月調度、季督查、年驗收”機制,以項目化管理模式壓實任務,推動各級黨組織打好“組合拳”,形成資金、信息、技術等各類資源的疊加效應,合力推,同攻關。全區累計組織實施富民強村項目52個、民生工程44個,累計籌措各類發展資金3200多萬元。
另一方面,深化“示范村”與“薄弱村”結對共建,推動“傳、幫、帶”,提升“薄弱村”基層組織力,有效擴大“示范村”增量、提升“中間村”水平、實現“薄弱村”銷號。
上曾村就是典型。
受地理位置、資源缺乏等制約,洛陽鎮上曾村被列入臺商區集體經濟“薄弱村”。今年年初,洛陽鎮梅嶺村發揮強村優勢,帶領“薄弱村”上曾村聯合引進東方奇跡第六產業園項目,流轉山地及耕地641畝,實現了產業興村,農戶每年增收20多萬元,村集體增收4萬多元。
據統計,近年來,臺商區積極探索“N+1”幫扶模式,結合黨員“三諾”,鼓勵和引導有能力、有條件的村黨組織書記、黨員領辦、創辦村集體經濟項目,并帶動村里致富能手常態化開展結對幫扶和志愿服務,發揮能人效應,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17年以來,先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6場次,結對幫扶群眾720戶2650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000多個。
相關閱讀
-
-
打造泉州中心市區增長極——專訪臺商投資區黨工委
泉州臺商區,與泉州東海行政服務中心僅一江之隔,臺商區曾自稱“泉州的浦東”。當年浦東曾遭遇“寧...更多
2018-07-05 08:26:37
-
-
泉州臺商投資區:傳承好家風 厚土播文明
今年上半年,泉州臺商投資區陸續在全區組織開展了以“十百千”為主要內容的“家+文化”建設系列活動...更多
2017-11-07 11:07:52
-
-
泉州臺商投資區2017年展望
立足新起點,爭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更多
2017-01-03 15:26:00
-
-
泉州臺商投資區:處處皆美
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圍繞“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宜居宜業宜游發展目標,...更多
2016-03-01 10:43:09
-
-
泉州臺商投資區“保障網”:筑牢民生網底打造幸福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改善民生是和諧社會之基,科學發展之要。作為新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正處于...更多
2015-11-10 11: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