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摩尼光佛照古今
不顧?姑的苦苦相勸,一位其他村落的王姓村民,迫不急待地拿著錘子爬到摩尼光佛石雕像旁,打算敲碎摩尼光佛的眼睛。誰知,錘子還未舉起,王姓村民就從神臺上跌了下去,傷得不輕。“光佛顯靈了,光佛顯靈了!”不知誰喊了一句,大家都愣住了。事發突然,心有余悸的紅衛兵們暫時離去了。
當天,?姑急忙用黃土把摩尼光佛粉成一堵墻,把佛像隱藏起來。當紅衛兵再次到來時,發現摩尼光佛石雕像已看不見,也就作罷。
對于摩尼光佛石雕像如何躲過那次災難,蘇內村的老人會長有另一種說法,據說他當時也在現場,紅衛兵離開后,為了保護摩尼光佛,他用兩片門板擋住佛像,并貼上毛主席像。紅衛兵再來時不敢下手,只好作罷。
而那位王姓村民,有傳言那次跌落后,導致半身不遂再也無法下床;也有傳言說他后來犯了事,失手打死人,被槍決。不論是半身不遂還是被槍決,這些民間說法,都是為了提醒世人破壞摩尼光佛會有“報應”,而其背后的目的是如此簡單美好。
關于?姑與老人會長兩個版本的保護故事和王姓村民最后的結局,我們無意去考究何種說法才是正確的,但不論是何種說法,摩尼光佛石雕像確實在蕓蕓眾生的精心呵護下,完好無損地保護下來。
盛世官方大興保護
屈指算算,早在元代,泉州政府建立專門機構管理明教;跨越數百年,如今政府再次介入,對摩尼教遺址草庵進行徹底的保護。
回顧近20年來,由當地政府牽頭、當地村民的全力支持草庵的保護與整修,親歷者吳金鵬歷歷在目。
我們的思緒隨著吳主任的講述倒回:
——1996年,國務院公布草庵石刻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泉州承辦全國旅游交易會的契機,晉江市政府對作為重點旅游景區的草庵進行第一次景觀大改造,拆除了不協調的臨時搭蓋,清除擺攤設點、綠化周邊景觀,草庵周邊面貌煥然一新;
——2002年,晉江草庵被列為“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考察點。晉江市政府更是將草庵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同年推進華嚴寺異地遷建與第二次環境整治。
尤其是華嚴寺異地遷建,上世紀80年代,當地華僑捐資,在草庵前建設一座佛教寺廟華嚴寺。當草庵的真實面目逐步被世人熟知后,坐落于草庵前的華嚴寺顯得有些“喧賓奪主”了。草庵獨特的摩尼教文化必須突顯,華嚴寺又該如何處理?幾經思慮,當地政府提出“異地遷建”的建議,多方溝通商榷。
眾所周知,不論哪朝哪代,無論何種宗教,移動教址都是大事,稍有不慎隱患重生。遷建華嚴寺,晉江市政府以文化為說服力,用理解求包容,順利地說服信眾,順利遷建。如今的華嚴寺新址仍與草庵相毗鄰,互為景觀,互為呼應。
2011年,晉江市政府再出新招,提出要在草庵外圍建1200多畝的摩尼教遺址公園,重建龍泉書院、修繕華表山上的明代古寨、救治古樹、開辟登山步道、拓寬草庵路、對草庵寺500米范圍內增設景觀綠化等系列工程相繼開工,沉寂多年的草庵,再次粉墨登場……
據介紹,草庵摩尼教遺址公園建設已接近尾聲。“政府主動將草庵周邊規劃為文物用地,足以體現晉江政府對保護文物遺產的決心,和保護海絲文物的前瞻性。”吳金鵬這樣評價到。
如今,讓世界矚目的草庵,借海絲申遺有望躍升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這是摩尼僅存遺址草庵的榮耀,更是對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晉江人、泉州人呵護文化遺產的一種褒獎,一代一代的泉州人薪火相傳,不舍不棄,終讓這世界級的摩尼“遺孤”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