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永安商會會長張弦:穩中“三求”
說起這個話題,張弦從辦公桌后面的書柜上拿出一個城市微景觀的模型。 這個模型細節之處眾多,全部為手工制作,這個12年前設計的產品,中間經過5次改版,至今仍在暢銷。只做精致的產品,哪怕是個小部件,這是張弦對自己的一貫要求。客戶經常因為預算等原因,在下單的時候,可能只要求中端貨就好,可他依舊按照高要求生產產品,產品質量超出客戶預期,所以一直以來,張弦的客戶源都非常穩定。
由于他對產品質量追求極致,公司成立至今,零索賠、零退貨、零投訴。在美國的市場走訪中,售貨員告訴他,展位最顯眼、最正面的位置總是擺著他公司的產品。以致于美國一家旅游商品公司的銷售經理感激地說:“沒有你們公司對產品的追求,就沒有我的產業,我就要餓肚子了。”
團隊求和
人是一切生產力的來源,團隊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對于鼎鑫工藝來說,產品質量的穩定來自于人員的穩定。在鼎鑫工藝的200多名員工中,工作7年以上的老員工占60%,作為一個精細化工藝品生產的企業,竟然未設基層品管員,這要如何保證產品的質量呢?老張有他的秘訣。老張,是公司員工私底下對張弦的稱謂。他長期致力于員工主人翁精神的培養,在生產一線,上一道工序沒做好自然影響到下一道工序,公司從來不對犯錯的員工進行處罰,而讓他們自己小組設立規矩,比如,小組自己設置一個資金池,出現工作失誤的組員就往資金池中捐款,當資金池到一定數量時,小組可以將資金池中的錢用于聚餐、活動或者公益捐贈。
在利益分配上,他也與員工建立共享機制。早在2006年,張弦就將股份分享給共同創業的老員工,在他自己看來,他不是老板,更多的是家長,公司沒有死板的紀律,更多的是靠自覺。為了讓員工能夠無后顧之憂,他在公司建立互助組織,主要是資金方面給予員工支持,解決員工住房、醫療問題,員工可以在公司借錢買房,然后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制定合理的償還計劃。在多種以人為本的舉措之下,員工對公司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不少人因為鼎鑫地家安在了泉州。
公司這個家有條不紊,即使大家長不在,大家依舊恪盡職守。如今,張弦又要擔起另一個大家的責任了,這個家是泉州永安商會之家。在泉州,數千永安人在建筑材料、服裝鞋貿、工藝品、律師事務所、傳媒等行業作出貢獻,為了將這些在泉州發展的老鄉們團結在一起互幫互助,張弦挨個上門,拜訪了100多家企業,廣泛收集大家的想法和意見,他主張建立學習型商會,建立互助平臺,服務于會員商會。泉州永安商會即將成立,為了當好這個大家長,張弦事無巨細地的忙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