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后龍鎮土坑村:厚重家規衍生的“取貴之道”

2017-06-30 17:16:12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興天府奉祀私塾先生陳逢春

取貴以道 得貴以義

近年,土坑原有的文言文版《土坑鄉規》被逐一整理、翻譯成現代文,并最終匯編成了《土坑劉氏家規家訓》。查閱此書,我們得知劉氏家規多達25條。劉守德稱,這些家規有一部分是在明代就形成的,其余則是在清代又進一步完善的。

除了“敬天祖”、“敦孝悌”、“尚儉素”等較常見的條目外,劉氏家規還特地提出要“隆師傅”、“尊高賢”、“端蒙教”,這些都是針對教育而言的,即要求族人要尊敬老師,尊敬賢士,以美德教育敦促人。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名儒陳逢春對村子的教育事業貢獻巨大,土坑村人甚至還為其設廟奉祀。我們在村中看到,這座名為“興天府”的小宮廟,宮口還有一副“逢兇化吉保平安,春風化雨灑萬戶”的石柱聯。劉守德告訴我們,此聯是取“逢春”二字所作的冠頭聯,也是為了紀念古代名儒陳逢春的。

劉氏家規中還有一條“去貪殘”,格外醒目。文曰:“取貴以道,得貴以義。何乃貧不安貧,富思加富?見人錢財則貪,見人田屋則貪,見人服物玩好則又貪。貪而不遂,因繼以殘……惟是,非我所有,雖一毛而莫取,殺一不辜得天下,亦不為。將人以寶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兩寶各得矣。”教子孫應憑道義取得富貴,不能見財起貪欲,用殘暴的手段來搶占。更提出要以“不貪”作為人生至寶,方得心安。 眾所周知,創業難,守業更難,要使基業牢固發展,人才至關重要。“劉百萬”在促進涂坑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還能想到要大力興教,開辦公益學校培育人才,除了個人確有遠見卓識外,可以說與劉氏的家規家訓也不無關系。“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不謀一時之財的劉氏家規,為子孫謀取的卻是世代的富足昌盛、人文炳熾。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

《離婚證明書》附法官寄語 泉港法院泉州首發

離婚,并不代表找不到幸福,更不代表失敗。婚姻是一種選擇,誰能保證自己的選擇都是正確的呢?離婚,...更多

2018-01-26 10:42:31

泉港如何實現從小漁村到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嬗變

歲末年初,記者走進泉港區,發現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國家級的產城融合示范區,正加...更多

2018-01-22 15:42:48
泉港人雕刻“玉石”版特色小吃:“美石宴”惹人饞

泉港人雕刻“玉石”版特色小吃:“美石宴”惹人饞

昨日,在泉港南埔柯厝村柯榮盛的家中,一道道特色“小吃”擺放在柜子上,這些栩栩如生的工藝品,源...更多

2018-01-16 08:10:09
受傷男孩須搶救 泉港公交司機連闖兩次紅燈送他到醫院

受傷男孩須搶救 泉港公交司機連闖兩次紅燈送他到

記者了解到,原來是泉港后龍鎮割山村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男孩乘坐摩托車時,腳被卷進摩托車后輪。危急...更多

2018-01-11 15:08:22
泉港小伙駕套牌報廢車被查 車輛真身系龍巖車主(圖)

泉港小伙駕套牌報廢車被查 車輛真身系龍巖車主(圖)

近日龍巖市的郭先生向泉港交警反映,其車輛長期在龍巖市內行駛,但目前發現有部套牌車卻長期在泉港...更多

2018-01-03 15: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