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后龍鎮土坑村:厚重家規衍生的“取貴之道”
劉氏家廟中的家規展板
開館授業 聯手興教
清乾隆年間,土坑村人劉端弘購置18艘大帆船,投身海上貿易事業,終成一方巨賈。據說劉端弘在村子里共建了18座大厝,還開設了6間當鋪,身家以百萬(銀兩)計,所以人們稱他為“劉百萬”。
如果劉端弘僅僅會賺錢,那么他充其量也就是位“土豪”。可是他在中年時的一次決定,卻使他脫離了“土豪”范疇,以至于后人都把他敬為“巨賈鄉賢”。
據傳,劉端弘雖然沒讀過書,卻一貫敬重文人,他一直渴望能在土坑營造書香氛圍,讓村民都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的熏陶,使土坑村能多出人才。他將這一心愿告知同村從事杉木生意的堂親劉端瑜,沒想到劉端瑜竟也早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聯手興教。劉端弘為此開辦了南文武館“選青齋”,劉端瑜辦了北文武館“凌云齋”。為鼓勵學習,在兩館中,習文者免費,習武者每日可獲贈一粒雞蛋。
劉端弘和劉端瑜組建“選青齋”與“凌云齋”之后,村里其他人也紛紛效仿他們,于是順裕文武館、禮貢書院、三房文館、三房武館、五主文館、橫龍武館、繡花樓學堂(專供女眷學習所用)等,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劉端弘、劉端瑜還重視“引進人才”,以“士”策“智”,來助力村子教育事業的騰飛。他們特地從浙江“挖”來名儒陳逢春,妥善安排他住在村里,令其能安心為學子授業。自從大力興教以后,土坑人才激增、精英世出,村子被譽為書鄉、學府,全村的經濟、文化全面發展。據譜牒載,清代土坑金榜題名的文武進士、晉升仕人者達70多人。村南有秋甫、吉甫兩兄弟得中文舉“雙榜進士”,村北有劉開泰、劉逢泰兩兄弟及其侄劉希顏以武舉“一門同榜三進士”。一時之間,村中旗桿林立,牌匾叢懸,文興武昌。
相關閱讀
-
《離婚證明書》附法官寄語 泉港法院泉州首發
離婚,并不代表找不到幸福,更不代表失敗。婚姻是一種選擇,誰能保證自己的選擇都是正確的呢?離婚,...更多
2018-01-26 10:42:31
-
泉港如何實現從小漁村到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嬗變
歲末年初,記者走進泉港區,發現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國家級的產城融合示范區,正加...更多
2018-01-22 15:42:48
-
-
泉港人雕刻“玉石”版特色小吃:“美石宴”惹人饞
昨日,在泉港南埔柯厝村柯榮盛的家中,一道道特色“小吃”擺放在柜子上,這些栩栩如生的工藝品,源...更多
2018-01-16 08:10:09
-
-
受傷男孩須搶救 泉港公交司機連闖兩次紅燈送他到
記者了解到,原來是泉港后龍鎮割山村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男孩乘坐摩托車時,腳被卷進摩托車后輪。危急...更多
2018-01-11 15:08:22
-
-
泉港小伙駕套牌報廢車被查 車輛真身系龍巖車主(圖)
近日龍巖市的郭先生向泉港交警反映,其車輛長期在龍巖市內行駛,但目前發現有部套牌車卻長期在泉港...更多
2018-01-03 15: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