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后龍鎮土坑村:厚重家規衍生的“取貴之道”
土坑村中古代府第鱗次櫛比,建筑宏偉。(陳起拓 攝)
村中船隊 耕耘海疆
在土坑村龐大的古民居建筑中,還散落著幾條小街,如祠堂前街、施布口街、來鋪口街等,可別小瞧這幾條小街,在古代正是它們串起了一棟棟建筑,見證了一戶戶人家向外聯絡、發展的過程,而它們的終點,正是海邊。
土坑劉氏一族自古以來就有海運貿易的傳統,據說在劉宗孔建村初期,即在土坑海的商嶼設拋錨點,后再以嶼仔(壁)及許厝海為暫時停泊處,開展海運貿易業務。宗孔去世后,子孫繼其志,仍不斷發展海運,不過后來受倭亂之撓,陷于低潮。直至清康熙時期,特別是朝廷放開海禁后,土坑海運貿易進入大發展時期,而到了乾隆朝初期,除了海運興盛外,典當行業也空前繁榮,劉氏在土坑村中開設了多間典當行,致使財源滾滾。
海上貿易的繁盛也推動了陸上貿易的發展,劉守德表示,古時由于土坑村物資較匱乏,所以土坑人常要到泉州等地采買貨物,迄今村里還有“紅霞紅彤彤,騎馬下泉州”的俗語,說的就是當時土坑商人前往泉州的場景。
土坑人秉持勤勞、拼搏的精神,這使得土坑村在清代脫穎而出,村子生意之大,遠近聞名。乾隆年間,村里誕生了三支強大的貿易船隊:一支由劉端弘(人稱“劉百萬”)率領;一支由劉端弘的大兒子劉建珍掌管;還有一支則由劉端山、劉建布父子控制。往北至高麗,往南至馬六甲一帶,都留下了土坑船隊的帆影。
相關閱讀
-
《離婚證明書》附法官寄語 泉港法院泉州首發
離婚,并不代表找不到幸福,更不代表失敗?;橐鍪且环N選擇,誰能保證自己的選擇都是正確的呢?離婚,...更多
2018-01-26 10:42:31
-
泉港如何實現從小漁村到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嬗變
歲末年初,記者走進泉港區,發現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國家級的產城融合示范區,正加...更多
2018-01-22 15:42:48
-
-
泉港人雕刻“玉石”版特色小吃:“美石宴”惹人饞
昨日,在泉港南埔柯厝村柯榮盛的家中,一道道特色“小吃”擺放在柜子上,這些栩栩如生的工藝品,源...更多
2018-01-16 08:10:09
-
-
受傷男孩須搶救 泉港公交司機連闖兩次紅燈送他到
記者了解到,原來是泉港后龍鎮割山村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男孩乘坐摩托車時,腳被卷進摩托車后輪。危急...更多
2018-01-11 15:08:22
-
-
泉港小伙駕套牌報廢車被查 車輛真身系龍巖車主(圖)
近日龍巖市的郭先生向泉港交警反映,其車輛長期在龍巖市內行駛,但目前發現有部套牌車卻長期在泉港...更多
2018-01-03 15: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