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級高鐵”開建:40秒發車一次 時速超飛機

2017-03-22 14:51:05 來源: 國際在線

0瀏覽 評論0

超級高鐵比乘飛機更舒適

【比乘飛機更舒適】

澎湃新聞:既然超級高鐵的速度這么快,怎么保證它的安全性?還有乘客的舒適度?

格瑞斯塔:事實上,人們乘坐超級高鐵的感覺和乘坐飛機一樣。我們的軌道設計是最大1G的水平加速度和0.5G的橫向加速度。這是什么意思?G是衡量人們感受到的力度大小的單位,它代表了你在水平和橫向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小于1G意味著它比飛機的乘坐體驗更舒適。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獨特的設計,就是用屏幕取代了窗戶,乘客依然可以眺望窗外,但不是真正的窗外,而是屏幕上展現的仿真畫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甚至會運用到AR(增強現實)以及眼球追蹤這樣的技術。但這不僅僅是一個很酷的乘客體驗,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區分用戶和刊登廣告,成為一種賺錢的方式。為什么說它更安全呢,因為軌道中的車艙是不會出軌的,而且可以標記軌道中的任何一個車艙。

澎湃新聞:超級高鐵對環境有什么樣的特殊需求?

格瑞斯塔:超級高鐵使用的是電磁動力,并且它的系統可以完全不受天氣條件影響。管道本身是密封的,可以形成一個完美的環境。超級高鐵既可以建在炎熱的沙漠中,也可以建在冰封的大陸上,它使乘客免于受到任何天氣環境或物理條件的影響。它還允許人們對艙內外的環境進行控制。

【適合中國嗎】

澎湃新聞:超級高鐵要在全真空的管道中運行,對管道建造的要求應該很高,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國家適合建設超級高鐵的線路嗎?

格瑞斯塔:我們的超級高鐵有一個獨特的特性,因為我們設計的高壓線鐵塔,它的壓力可以維持在30000psi(磅/平方英寸)。這是什么意思呢?意味著它可以承受自身結構3倍的重量,同時抵抗9.2級規模的地震。我們做一個計算,假設平均一個車艙可以容納28人,事實上我們的車艙可以建得更大容納更多的人。每30秒就可以發送一趟車,那么每個小時可以運送3400人,每天就是67000人,那么一年就是2400萬人。相當于,超級高鐵是洛杉磯到舊金山之間的所有航空運力的4倍。這意味著借助超級高鐵你可以建立一個一年運送10億人的交通系統。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人口眾多的中國更加應該擁有超級高鐵。有統計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會超過20億,但城市之間的平均緊密程度會降低。可以說,超級高鐵是到現在為止唯一可以支持如此高流量交通的系統。

超級高鐵比乘飛機更舒適

【京滬成都候選研發中心】

澎湃新聞:那你們公司有計劃來中國建造超級高鐵嗎?會選擇和中國的專家、機構合作嗎?

格瑞斯塔:事實上,我們是唯一能來中國并使用超級高鐵這一項目名稱的公司。超級高鐵(Hyperloop)是我們的品牌,我們已經將它注冊為商標。我們也是第一家建立了超級高鐵原型和項目的公司,在2013年我們就開始把馬斯克的想法變成現實。去年還有另一家公司走了出來,他們復制了我們的名字,叫Hyperloop technologies,我們讓他們改名字,所以他們現在叫Hyperloop One。當然我們很高興有競爭對手,但前提是他們必須表現得很好。因此,他們不能來中國就是因為商標的問題。這家公司正在測試一些原型系統,這也是我們公司準備去做的。

我們非常歡迎世界上來自其他地方的力量和我們一起建造超級高鐵。事實上,我們也正在與中國的多個城市進行討論。中國政府對此也非常感興趣,他們也正在研究幾種可能的路線。目前而言,我們是希望能在中國建立一個研究和設計中心,北京、上海、成都都是可能的候選城市。因為我們同時和多個地方的政府在接洽,所以我也不知道誰會贏得這場比賽。但無論怎么樣,中國需要超級高鐵,以及我們非常樂意為中國提供相關技術。

【領導團隊中的中國面孔】

澎湃新聞:一些媒體的報道指出,現在將超級高鐵從概念變為現實,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你如何看待這個觀點?

格瑞斯塔:我認為我們已經通過各種測試進行了展示,比如比例、懸浮等相關的一些技術。目前我們在斯洛伐克、加州、阿布扎比建立了軌道,未來中國也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國家。因為中國已經從一個只會復制模仿的階段走向創新的階段。中國已經在許多領域展現出了它的創造力,(交通)建設就是其中之一。中國擁有合適的密度以及需要這樣的基礎設施。我認為,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需要超級高鐵,那么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我們公司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我們在一開始組建團隊的時候選擇了眾包的方式,并且現在已經將它越做越大。如果說要把這個星球上最具智慧的人集合到一起來解決一個難題,那么這個難題就是交通問題。我們在最初的3個月邀請了100位科學家加入我們的團隊,現在已經有數量可觀的專業人士加入,其中包括了來自52個國家的540名專家。其中有幾個中國人在團隊中擔任領導職務。這就是使用眾包模式而產生的一個結果。

【中國資本已介入】

澎湃新聞:目前公司的融資狀況如何?

格瑞斯塔:我們目前也在籌集資金的階段,當前階段的目標是2億美元,之前已經通過社會眾籌獲得了600萬資金。第一輪來自中國和印度投資人的融資剛剛結束,很快會有第二輪。所以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更快地走向市場,以及找到愿意建造超級高鐵的政府。我也很期待看到誰會成為第一條全面超級高鐵線路的擁有者。

澎湃新聞:你們的競爭對手5月份進行了公開測試,你們公司也有這樣的計劃嗎?

(背景:5月11日,HTT的競爭對手Hyperloop One進行了戶外公開推進測試:在1.1秒內將一個小雪橇加速到每小時116英里的速度。)

格瑞斯塔:在最近兩年我們一直在測試我們的實驗室,但那是在非公開的環境下和大學的國家實驗室里。為我們提供系統測試的其中一家實驗室擁有十年的專業測試經驗,并且已經證明了我們在懸浮和原型技術方面的能力。如果進行公開測試就會有媒體開始討論你,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人們總是認為那樣會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我們現在正在創造的東西。展示我們最好的時機是在我們啟動和運行它的時候。其余行為都是投機,我們現在也不需要媒體。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