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問罷免總統后的巴西政壇:羅塞夫還能東山再起嗎?

2016-09-02 07:25:04 來源: 北京青年報

0瀏覽 評論0

8月31日,特梅爾就職儀式現場

問題六

遭罷免后的羅塞夫能享受什么待遇?

雖然遭到彈劾罷免,未能完成總統任期,但是根據相關法令,羅塞夫仍然能享受巴西前總統的待遇。按照規定,羅塞夫將搬離總統官邸黎明宮,巴西政府將承擔她搬家的費用。作為前總統,羅塞夫能享受巴西政府為她配備的兩輛專車,并且可以自己挑選8名工作人員繼續為她服務。這8名工作人員的工資由巴西政府支付。

問題七

繼續保留政治權利對羅塞夫意味著什么?

在8月31日的投票中,支持羅塞夫的參議員眼見大勢已去,為羅塞夫爭取到最后一項權利,那就是保留她的政治權利。根據最初的規定,如果羅塞夫遭議會彈劾罷免,不僅要失去總統寶座,而且在今后8年里將不能擔任和競選任何公職,甚至不能在巴西的公立大學任教,這對羅塞夫將是非常沉重的打擊。在勞工黨議員的堅持下,巴西參議院對羅塞夫的投票最終分兩次進行,分別對是否彈劾羅塞夫和是否禁止羅塞夫的政治權利進行投票。結果彈劾案獲得通過,而禁止羅塞夫政治權利的投票未獲通過。這意味著羅塞夫今后既可以繼續從政,也可以去公立大學教書,政學兩界的大門都為她敞開,其面臨的處境大為改觀。

問題八

羅塞夫是否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有。保留政治權利為羅塞夫東山再起創造了空間和回旋余地。巴西政壇已經過多次政黨輪替,許多政界人士都有過成敗起伏。羅塞夫的“政治導師”盧拉當選總統前遭遇過多次慘痛失敗。另一個典型例子是巴西前總統科洛爾,他因涉嫌腐敗丑聞在1992年遭議會彈劾下臺,并且被禁止擔任公職8年。在經過多次挫折和失敗后科洛爾終于重返一線政壇,成為聯邦參議員,在這次對羅塞夫的彈劾案中成為支持彈劾的議員之一。

問題九

巴西政局變動對地區局勢有何影響?

古巴政府在羅塞夫被彈劾后,稱這是對拉美進步政府的“帝國主義”攻擊。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則相繼召回駐巴西大使,以示對彈劾結果的抗議。委內瑞拉還表示,將“凍結”與巴西的政治和外交關系。與此針鋒相對的是,巴西緊隨其后也召回了駐在這三國的大使。縱觀拉美,除了古巴、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等國外,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均表示,“尊重”巴西參議院的彈劾結果。

76歲的巴西新總統特梅爾

今年5月12日,羅塞夫總統被暫時停職,特梅爾以副總統身份任代總統,并徹底改組了內閣。

特梅爾1940年9月出生于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是黎巴嫩移民后代。他1974年獲得圣保羅天主教大學法律博士學位,其后主要任大學教授和律師。

1981年,加入巴西民主運動黨,歷任圣保羅州總檢察長、州政府安全廳長等職務,1987年當選聯邦候補眾議員,1994年任聯邦眾議員,并成為巴西民運黨在眾議院中的黨團領袖,1997年和1999年兩次當選為眾議長,2001年擔任巴西民運黨主席。

2009年他再次當選為眾議長。2010年,特梅爾作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的搭檔參選并獲勝,2011年1月就任副總統。2014年,特梅爾與羅塞夫再度聯手競選,并成功連任。但是,在第二個任期內,兩人之間、巴西民運黨與勞工黨之間都出現了明顯裂痕。

2015年底,特梅爾以公開信的方式對羅塞夫表達不滿。特梅爾自稱遭到邊緣化,在羅塞夫第一個任期內幾乎沒有參與重要政策制定,只是“裝飾性地”當一名副總統。這封公開信被外界視為兩黨決裂的前奏。隨后,特梅爾帶領巴西民運黨退出了執政聯盟,并在國會中支持彈劾羅塞夫。

特梅爾曾任巴中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巴方主席,致力于加強與中國各方面的合作與交往。在2013年訪華期間,他表示希望兩國加強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增進貿易、文化和科技交流。正式出任總統以后,特梅爾即于31日當晚前往中國,參加即將開幕的G20峰會。此次峰會是特梅爾首次以總統身份亮相于國際舞臺,意義非同一般。

中巴關系不會動搖

中巴關系經過40多年的磨合和發展,已步入穩健成熟的新階段。何為穩健成熟?就是兩國關系的發展已經超越意識形態,經得起風雨的考驗。中巴建交40多年里,巴西經歷了多次執政黨輪替和政治力量洗牌,但中巴關系向前發展的大趨勢、大格局始終未變。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系是巴西朝野的共識,無論哪個政黨上臺執政,鞏固發展中巴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方向都不會改變。

目前,巴西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國。中國已連續7年保持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巴西還是美洲地區唯一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今年前5個月,在全球貿易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巴西向中國出口仍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巴西發起總額為106億美元的并購案,占外國企業在巴并購總額的60%。

巴西新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拼經濟”。特梅爾“轉正”后首次出訪的目的地就是中國。只要中巴經貿合作大局穩定,雙邊關系的基石就不會動搖。

中國和巴西同為有重要影響的新興市場國家,共同的利益訴求不會動搖。近年來,中巴兩國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合作機制、中國—拉共體論壇等國際和多邊機制中開展積極合作。作為東西半球的發展中大國,中巴兩國在重大國際事務和國際經濟秩序改革中的共識遠遠大于分歧,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合作基礎依然堅實牢固。

巴西外長若澤·塞拉今年5月在其就職儀式上表示,巴西把與亞洲國家發展關系置于外交政策的優先位置,尤其重視與中國的關系。不久前,他還曾明確指出,中國和巴西互為戰略伙伴,不論巴西政局發生什么變化,中國始終是巴西外交政策的重點。

[責任編輯:林春婷]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