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銀行理財新規出爐:理財產品不得投資股市
2016-07-27 20:43:25 來源: 澎湃新聞
0瀏覽 評論0條
看點三:從凈利潤中計提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
征求意見稿第五十一條規定,除結構性理財產品外的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50%計提;凈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
民生證券認為,考慮到凈值類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更低,監管層引導凈值類理財產品意圖明顯。此外,風險準備金或會按不同資產類型分類征收,比如。投向權益類>非標>債。
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則認為,風險準備金不影響銀行利潤表,只是在所有者權益里新設一個科目,類似盈余公積和一般風險準備,不影響銀行利潤表和每股凈資產,只是在所有者權益科目之間的重新劃分。
看點四:禁止發行分級理財產品
相較上一個版本的征求意見稿,銀監會此番明確提出,禁止發行分級理財產品。
所謂分級理財產品,按照最新一份征求意見稿的定義,指的是商業銀行按照本金和收益受償順序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劃分為不同等級的份額,不同等級份額的收益分配不按份額比例計算,而是由合同另行約定、按照優先與劣后份額安排進行收益分配的理財產品。
簡單來說,這類理財產品,分為優先、次級,通過份額及收益分配結構的分級設計,使優先和次級產品風險和收益不同;主要投向是債市。
不過,這一新規市場已有預期,今年5月,有財經媒體報道稱,銀監會就曾窗口指導多家商業銀行,要求暫停新發分級型理財產品,當時此舉被指主要是針對當時委外資金加杠桿入債市而防風險所致。
馬鯤鵬認為,分級理財產品受限不等于配資等結構化產品不受限:優先劣后配資等是在理財資產端分級,不受限制,分級理財產品是在理財負債端分級,被新規禁止,這類產品目前只有部分小銀行有,體量極小。
看點五:對理財產品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做了門檻要求
《征求意見稿》中規定,資本凈額超過50億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才能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
馬鯤鵬預計,在全國2500家銀行中(900家銀行+1600家農村信用社),有250家左右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有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的資格。
看點六:理財產品總資產不得超過凈資產的140%
在新產品準入方面,《征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理財產品的內部審批政策和程序,在發行新產品之前充分識別和評估各類風險,由負責風險管理、法律合規、財務會計管理等職能的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并獲得董事會或其授權的專門委員會/部門的批準。
此外,《征求意見稿》旨在控制杠桿作出了要求,商業銀行每只理財產品的總資產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凈資產的140%。
不過,招商證券預計,上述140%的新規不等于限制配資杠桿:140%是針對理財產品本身通過融資放大杠桿,配資杠桿是理財資金以優先級形式投出去之后,整個資管計劃的杠桿,按銀監會最新規定,股票配資最高杠桿是1:2。
看點七:非標資產只能走信托通道
征求意見稿規定,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特定目的載體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符合銀監會關于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投資計劃除外
招商證券認為,這一變化只針對非標資產,即通過信托貸款等通道為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提供的融資,與股市無關,理財配資等業務不需要強制趕回信托。信托通道的風控標準顯著高于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等通道,理財非標資產重回信托通道,是強化風控的體現,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