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攪局如何煉成?制造緊張局勢 打自己小算盤
2016-07-06 22:00:23 來源: 鳳凰資訊
0瀏覽 評論0條
日本防衛相中谷元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發表演講
日本的小算盤:兩海牽制中國 謀求國際資本
南海也被日本視作聲東擊西的試驗場。
根據學者分析,日本介入南海爭端的最新動態就是將中國南海和東海事務進行捆綁,通過拉攏南海相關國家并博取其同情,構建包圍中國的海洋聯防體系。
由于東海問題與南海問題都涉及海域的主權歸屬、資源爭奪,因此日本寄望于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傲慢論”,虛擬出一個共同遭受中國“威脅”的群體,構建針對中國的海洋聯防體系。
早在2011年,日本《朝日新聞》就發表了題為“日本擔心南海問題波及‘尖閣群島’(釣魚島)”的文章,認為“關于南海問題,日本政府的正式見解為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影響,涉及確保海上航線的安全問題,因此抱有極大的關注”。
此外,日本插手南海,一方面希望拖住中國,減輕日本在東海的壓力,另一方面日本打算趁中國無暇他顧,在沖繩海域加快軍事部署。
然而,這一策略已經瀕于失敗。中國顯然并不在意日本的伎倆,在處理南海問題的同時,中國軍艦及電子偵察船在釣魚島及沖繩海域航行,幾次跑到日本家門口,相當于向日本發出嚴正警告。
南海周邊國家也并不認同日本攪渾水的做法,大家都希望南海能夠和平穩定。甚至菲律賓新總統都希望南海爭議能夠“軟著陸”。
日本的另外一招是把南海問題國際化,以獲取存在感和影響力。2013年10月,在日本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日本主動提及南海問題。安倍晉三呼吁各方按照國際法來解決南海爭端,希望把南海問題作為共同課題來開展合作。
2015年6月,安倍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七國集團首腦峰會上表示,烏克蘭問題與亞洲局勢存在“聯動”關系,要求西方國家譴責中國在東海、南海所謂“以實力改變現狀”的行為。
2015年11月,在東盟防長擴大會上,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還不指名地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行動,稱“這種大規模填海造島等改變現狀、促使局勢緊張的單方面行動正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憂慮”,并呼吁各國“為南海持續作為開放的自由和平海域一起合作”。
安倍又在東京發表演講,聲稱圍繞南海問題應進行基于“法治”的國際社會合作。直到今年4月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主辦國日本還夾帶“私貨”,討論中國推進南海“軍事基地化”等議題。其意圖就在于喚起歐美國家對東亞局勢的關注,并向亞洲各國展示“日本的存在感”。
6月4日,日本防衛相中谷元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發表演講。在南海問題上,中谷元強烈譴責中國大規模填海建島和構筑軍用設施的做法是“單邊主義,危險和逼迫型的”。中谷元還在講話中承諾,日本將幫助東南亞建設“安全力量”以便抗衡中國方面的步步緊逼。他說:“在南海問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袖手旁觀。”
此番日本利用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身份,希望把南海議題拿到安理會討論,也是基于相似的邏輯,日本希望在盡可能給中國添亂的情況下,刷到足夠的存在感,通過在國際上的類似表態獲得一個“政治大國”的地位。
另外,就此次南海仲裁案來看,當時在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的立場下,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主導強行開啟了仲裁程序。此后,5位仲裁員中的四位都是由柳井俊二指定。而柳井俊二后來回國,被安倍任命為新安保法的首席顧問,其“公正性”可見一斑。
話說回來,日本又是在國際會議中夾帶私貨,又是以取消援助施壓東盟,又是幕后操作強行仲裁,這些伎倆真的配做政治大國么?
學者廉德瑰指出:“如果從一開始就有日本參與策劃的仲裁庭合法,為什么日方還要暗中操作?如果仲裁是正義的,為什么還要不遺余力制造輿論?如果仲裁結果是公正的,為什么還要以卑劣手段拉票以求支持?”
參考資料
方曉志,日本介入南海問題:發展動向與戰略目標
張瑤華,日本在中國南海問題上扮演的角色
張博文,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援助:分析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