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在南海“安全地玩” 如何悶聲發大財?

2016-07-05 22:51:48 來源: 鳳凰資訊

0瀏覽 評論0

馬來西亞如何在南海悶聲發大財?

馬來西亞方面拍攝的中國海警船1123號

今年2月13日,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馬來西亞國防部部長希沙姆丁確認中國的一艘巡邏船停靠在沙撈越北部美里海岸84海里的南康暗沙海域外,并稱“馬國尋求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南海局勢升溫,目前馬來西亞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反對聲音。

馬來西亞在安全上秉持這一態度,一方面與馬來西亞海軍兵力不足有關,另一方面,馬來西亞也要面對諸如海盜、走私、綁架、恐怖主義、違法捕魚等問題,另外其鄰國印尼和菲律賓也常常進入爭議海域,實在是捉襟見肘。

總體來說,在這樣的政策基調下,馬來西亞得以悶聲發大財,與菲律賓形成了鮮明對比。南海部分產量最佳的石油地儲備位于馬來西亞沙巴州和沙撈越州離岸,屬于馬屬婆羅洲。

這些油氣板塊提供了馬來西亞政府收入的1/3。而且作為,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海洋經濟在大馬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實現“2020 宏愿”國家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口石油的70%來自南沙海域。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來西亞與國際石油公司合作,擴大自己的經濟利益。比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與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石油公司一起合作,在南海開采碳氫產品。2014年,這些公司組成的國際能源聯盟還獲得了重大勘探發現。

2011年,馬來西亞提出在爭端解決前通過成立特設機構實現共同開發、資源共享的建議。這也是其南海政策和平、務實和積極特點的具體體現。

此外,馬來西亞“悶聲發大財”還表現在,馬來西亞在和文萊于2009年3月曾通過換文謀求解決其海洋和陸地邊境爭議。雙方最終同意在兩個地塊聯合開發石油和天然氣。2011年仍存在島嶼主權爭議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已經在2011年1月初就合作勘探靠近南沙群島的婆羅洲西海岸海域油氣的計劃達成共識,兩國運用雙方的經濟資源,進行互補互利的合作計劃。

這一模式是否會應用在中馬關系中,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