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七首飛側記:西沙測控站跟蹤 整流罩墜黃巖島海域
211秒,整流罩分離。地面跟蹤測量數據顯示,整流罩殘骸濺落中國南海黃巖島附近海域。20時10分許,火箭與有效載荷成功分離。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戰告捷!中國空間實驗室任務順利開啟!
原標題:面朝大海仰望星空 長征七號首飛成功側記
新華社海南文昌6月25日電題:面朝大海仰望星空——長征七號首飛成功側記
新華社記者王玉山、李國利、梅常偉、曾濤
寬廣的大海浪奔浪涌,浩瀚的天空繁星閃爍。
6月25日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距離海邊約800米的發射平臺上,高大挺拔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待命出征。乳白色的箭體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圖案在燈光照射下,格外醒目。
大海與星空,火箭與國旗,在南海之濱的這個夏日夜晚,共同勾勒出一幅壯美的中國航天新畫卷。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火箭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2.25米助推器,起飛重量597噸,運載能力達到近地軌道13.5噸、太陽同步軌道5.5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征七號總設計師范瑞祥說,首飛成功,將大幅提升我國進入空間能力。
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發射場的首次亮相——
“它不僅是我國第一個濱海航天發射場,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發射條件最好的航天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安全性好、海運便捷等優勢,能夠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發射場區總指揮張振中說,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優化我國航天發射場總體布局。
“各號注意,30分鐘準備!”“各號注意,5分鐘準備!”“各號注意,1分鐘準備!”……
從19時30分起,場區內漸次響起的口令聲,不斷壓迫著人們早已繃緊的神經。
伴隨著“1分鐘準備”的口令聲,扶持火箭的擺桿迅速擺開,發射塔架上與火箭相連的各系統設備瞬間脫落,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第一次飛行進入讀秒階段。
“……5、4、3、2、1”“點火!”
“與長征系列中其他火箭不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的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液氧煤油發動機,較常規推進劑推力提高60%,平均成本僅為常規推進劑的十分之一強,不僅秉承了中國航天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火箭性能。”范瑞祥說。
1秒、2秒、3秒……足足經過7秒多鐘的“漫長等待”,長征七號才猛地噴出一股濃烈炫目的白色火焰。
“由于高壓補燃會多出5秒的泄壓時間,所以導致見火時間延后。”長征七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助理胡曉軍說,“這種點火方式不再需要火藥起動劑,可靠性更高,操作更簡單,啟動更平穩。因為采用了新的環保燃料,所以噴出的火焰顏色不是以往的橘紅色,而是白色。”
“起飛!”
20時整,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大轟鳴聲,長征七號騰空而起,拖曳著一束耀眼奪目的白色烈焰,在海天之間劃出一道絢麗的軌跡,飛向無垠的星空。
相關閱讀
- (2014-11-02)中國航天科工:打造“天地一體化”的安全保障體系
- (2014-11-04)中國航天"智庫":“天基絲路”與“一帶一路”結合
- (2014-12-16)中國航天發射場的“老兵傳奇”:妻子為其驕傲
- (2014-12-16)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創中國航天發射多項紀錄
- (2015-01-20)中國航天領域電推進技術首家國際聯合實驗室蘭州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