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場瘋長背后:對老人跪地營銷 傳銷式洗腦

2016-06-22 18:17:4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0瀏覽 評論0

劉女士母親購買保健品后拿到的收據。

劉女士母親購買保健品后拿到的收據。

消費者維權面臨取證難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但現實中,消費者卻面臨維權難,其中取證難是問題之一。

關于虛假宣傳造成的消費者權益受損問題,記者撥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設立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咨詢,工作人員稱,如果只是推銷員口頭上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而產品說明書沒有問題,則不予以受理。她表示,即使消費者有錄音證據也不行,因為工商部門“只看書面憑證”。

記者隨后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投訴的話,需提供商家的具體位置和名稱,否則無法受理。她建議消費者去正規藥店買保健品,因為很多推銷員沒有固定場所。

閆兵表示,如果保健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消費者又沒有書面證據的話,確實存在維權難題。如果消費者認為購買了“價格虛高”的保健品,雖然從法律上講,可以與銷售方解除合同,但賣方有自主定價權,所以在現實中很難維權。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話,又要承擔較高成本。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報告,高達76.03%的消費者最期盼“加強政府監管執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他們同時希望主管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并加大科學消費宣傳,積極回應廣大消費者的疑惑與關切。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