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揭上海迪士尼樂園是怎樣“煉成”的?(圖)
2016-06-17 18:11:24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0瀏覽 評論0條
原標題:看不見的智庫: 上海迪士尼樂園是怎樣“煉成”的?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盡管當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游客的熱情絲毫未受影響。一大早,樂園門口便排起了人山人海的長龍。這個中國內地首座、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樂園,投資規模約340億元人民幣,項目占地面積3.9平方公里,其中主題樂園1.16平方公里。在過去一個多月的試運營中,有約100萬人來到迪士尼度假區,其中半數以上到訪了樂園。迪士尼總裁Robert Iger表示,有3.3億的中國人口居住的地方距上海迪士尼只有3個小時的車程或者飛機。據悉,上海迪士尼樂園每年將為上海增加500億元的旅游收入規模。實際上,迪士尼樂園項目帶動的不僅僅是航空、旅游服務業,它還將激活一系列配套產業,包括房地產、創意設計、廣告出版、服裝、電影、軟件游戲等。而當上海迪士尼開園之時,新的擴建項目已經在工作日程表上。(黃鍇)
上海迪士尼樂園最后定位的口號是“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兼CEO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2015年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會將其他地區的迪士尼樂園完全復制到上海,雖然世界是平的,但文化產業應當尊重和了解本地文化。
本報記者徐維維上海報道
6月16日,中國內地首座、全球第六座迪士尼度假區終于正式開業。
“我們夢想成真了!”剪彩儀式上,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CEO羅伯特·艾格異常激動。同樣激動的還有大量從早上開始排隊等候的首批正式游客——園方告訴他們,原定的開園時間是中午12時,現在決定提前半小時。仲夏之雨淅淅瀝瀝,難掩他們拖著拉桿箱奔跑入園的巨大熱情。
“先生(女士),讓我幫您拍張照吧?”一位手拿專業相機,穿著迪士尼特有制服的攝影師叫住你,笑容滿溢。在上海迪士尼樂園,他被安排在奇想花園的一片花池處,這個地方擁有奇幻童話城堡做背景的絕佳角度。他的職責是為過往游客定格住最美的笑靨,你提出用自己手機幫忙拍照的要求,他也會欣然答應。
包括他在內,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經層層篩選錄用了1萬余名演職人員,讓其成為上海浦東新區的重要雇主之一。除了直接參與樂園運營的演職人員,還有一大批從上海迪士尼項目立項到調研的幕后人士,他們都在用各自的專業書寫著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故事。
尊重本地文化
長期追蹤研究迪士尼的上海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是以旅游專家的身份接觸到上海迪士尼項目的。
“最早是在2005年,我主持了上海浦東新區的旅游‘十一五’規劃,提出浦東要引進一個世界級的主題公園。”何建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道。
此后,當時的南匯區請何建民做了一個關于迪士尼主題公園對周邊地區,特別是對南匯區帶動影響的專項研究。南匯區后于2009年8月并入浦東新區。
第三次,也是最直觀的一次接觸是在2009年。當時上海迪士尼項目已經過了國家的前期研究和長期談判,由國家發改委邀請各方在上海某酒店舉行了三天三夜的迪士尼項目國家評審,參與者包括交通部、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的相關領導。而何建民是受邀的上海市唯一一位旅游專家代表。
“當時我記得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副總裁到現場來對國家評審專家的提問進行回答。”有一個專家建議要有中國元素。“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迪士尼作為一家國際公司,它在全球的標準化統一化和在中國的本土化怎么銜接?”何建民說,當時大家也討論了這個問題,副總裁也回答說,因為迪士尼是以使顧客感到歡樂為最終目的,至少它的很多表達已經被全世界顧客所接受,所以這部分要保留,如果加入中國元素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或者更好地達到這個目的,也可以吸納。
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兼CEO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2015年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會將其他地區的迪士尼樂園完全復制到上海,雖然世界是平的,但文化產業應當尊重和了解本地文化。
其本地化表現之一在于所有城堡道路名稱、創意故事等都是先用中文寫出來,再翻譯成英文。在非硬件方面,迪士尼與中國導演合作了人猿泰山主題秀。而在硬件方面,建筑是由中國原先的廢棄建筑材料拆卸下來回收再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