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傳:借助石墨烯 筑牢防護“金鐘罩”

2018-11-05 16:19:35 來源: 泉州企業家雜志

0瀏覽 評論0

于是,他憑借過硬的專業理論素養,迅速在信和組建起團隊,帶領團隊研發石墨烯防腐蝕涂料。2014年,信和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等開展技術合作,成功研制出了石墨烯粉底漆防腐蝕涂料,該產品的耐鹽霧試驗時間達到6000小時以上,突破傳統環氧富鋅涂料的耐鹽霧極限,是國標的10倍,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當年,信和的石墨烯粉底漆防腐蝕涂料成功應用于福建省的最長橋梁——泉州灣跨海大橋。由此,改寫國內跨海大橋防腐涂料依靠進口的歷史。鑒于在海洋重防腐涂料的研發及應用項目上的創新性突破,該研發團隊榮獲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了進一步攻克石墨烯技術難關,2016年2月成立了信和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的獨特性,可以應用在不同領域,而且新材料領域也是更容易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更易超越西方國家的既有優勢。如今,信和已經在高端石化、核電、特種功能涂料等多個涂料領域突破外資壟斷。”王書傳笑著對記者說,“依靠石墨烯這一新材料,不久的將來,中國海洋防腐、防輻涂料品牌不僅可以奮起直追,甚至在國際平臺上也能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禮。”

摘下皇冠:核電涂料

在核電涂料這個原本由外資品牌長期壟斷的市場里,將石墨烯引入涂料行業的王書傳,亦使得產業格局發生了變化。

他通過不斷地收集國內外主要核電涂料應用案例,分析核電技術路線原理,拜訪行業內專家學者,進一步把核電原理和涂料技術緊密結合,由易到難攻克核級涂料。經過多年的努力積累,信和率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墨烯核電涂料。

憑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涂料,信和不僅成為中國核電新一代主打項目“華龍一號”的核電涂料供應商,并且系列產品成功應用于國內外眾多新建和在運核電站中。

不僅如此,他牽頭研發的核電涂料功能已全部覆蓋核島與非核島,符合60年的核電應用輻射要求。如今,在核電涂料市場,信和份額達國內第一,打破了外資品牌長期以來的市場壟斷,為國家能源安全和核電出海作出積極貢獻。

今年6月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信和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9研究所成功簽訂“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涂料聯合研發項目”。相比于陸上核電站,海洋核動力平臺對涂料的防腐性、散熱、防火等技術要求更高,此次合作標志著信和在國內核電領域再次確立了“江湖地位”。從工藝品油漆到摘下工業涂料的皇冠——核電涂料,信和在短短20多年便完成彎道超車,成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工業涂料品牌。

僅今年來,王書傳就先后被評為第十五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福建改革開放40年40位青年企業家”“2017年度青年閩商十大影響力人物”“2017年度泉州市經濟人物”“2017年度泉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未及而立之年便諸多榮譽加身,王書傳感到既榮幸又惶恐。在他看來,榮譽是對他的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鞭策,這些榮譽是他不斷向前的推動力。他將不辜負父輩和社會的肯定和期望,腳踏實地,力爭做到名副其實。

后記:

當下,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是經濟體系的基礎單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在落實到企業——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經濟發展能力。

縱觀信和的發展,短短20多年,信和便擁有國家授權的專利達50多項,參與起草制定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31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等200多個獎項……不難看出,這些主要得益于王詩榕與王書傳兩代信和人的堅守與創新。他們深知: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踏踏實實專注實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他們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信和在生產工藝創新、產品開發創新、發展個性技術方面下了功夫、見了實效。尤其是這幾年,信和緊跟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不斷尋求和把握轉型升級機遇,持續走高端新材料路線,才有了今日信和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責任編輯:陳玉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