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路服務民生篇: 挖掘新亮點 打造新支點(圖)
“徒步天堂”陳英杰/攝
(文本刊記者 謝玉燕 特約記者 陳建輝)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在科學研判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中,這賦予交通運輸發展的新使命,也帶來新機遇。
泉州市公路局一直秉承“為老百姓修路,為美麗泉州保暢”的服務理念,將服務民生擺在公路工作的第一位。
在公路養護方面,今年,泉州市公路局將持續下大力氣,挖掘新亮點,打造新支點,讓泉州公路不僅“生態”、“美麗”起來,更要“智慧”起來。
生態公路:山水生態路 鄉愁滿桃源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首廣為傳唱的詩歌大家都耳熟能詳,作者余光中先生祖籍在泉州市永春縣,因此便有了鄉愁的發源地在永春一說。
鄉愁無處不在,她可以是一脈青山,一方綠水、一條小巷、一間老屋,也可以是一條路、一座橋。永春生態公路的建設,是以留住鄉愁、記住鄉愁為建設理念,提出了與“美麗鄉村”相匹配的“自然與人文風貌的流動風景線”建設布局,用公路為紐帶把一村一品和一路一景串成一條條鄉愁之路。
“生態公路,既要助推美麗永春,也要記得住鄉愁。”永春公路分局局長吳海虹介紹,近年來,生態公路已成為永春公路的特色名片。
由于永春地勢狹長,沿途經過多個鄉鎮,在實施生態公路戰略中,永春公路分局根據途經不同鄉鎮的文化特色進行規劃,配置文化景點、實行一路一景,結合沿途人文景觀、風土人情、自然風貌、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文化元素進行建設。
沿著“生態公路”建設路線,配置了文化景墻,協助配合沿線村口美麗鄉村改造。在呈祥線上,青山環繞的道路兩邊融入了名人名家字畫,悠悠的亭臺棧道斑駁而懷舊,一些風土民俗被“搬”到了公路邊,既有了文化的傳承,還有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農家印象。
外山生態示范線途經碧潭大橋、壟頭格、肖田、下村洋、白土、墘溪、風鼓石、石城,直到湖洋鎮的舊厝洋,沿途高大的喬木、矮矮的灌木、嬌嫩的花朵、碧綠的草地,讓人不由得嘴角流出兒時課文里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些些許許,都讓記憶里的鄉愁成為泉州生態公路沿線中隨處可見的獨特風景。
“永春是美麗的,永春公路人呈現出來的鄉愁是溫暖人心的。”永春公路分局局長吳海虹說,生態公路的建設,就是要把永春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永春兒女的美麗鄉愁轉化為發展動力,從而實現人與自然、路與文化和諧共生,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
相關閱讀
-
-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 泉州農商銀行普惠金融實踐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把握規律,在統...更多
2018-07-05 09:38:57
-
-
泉州市公路局“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
省道206線上,數百米長的連續急彎,一輛貨車剎車突然出現故障,車輛失控沖出路肩,眼看要墜落深溝。...更多
2018-07-05 09:30:17
-
-
打造泉州中心市區增長極——專訪臺商投資區黨工委
泉州臺商區,與泉州東海行政服務中心僅一江之隔,臺商區曾自稱“泉州的浦東”。當年浦東曾遭遇“寧...更多
2018-07-05 08:26:37
-
-
康濤:探索古城保護3.0
一段時間以來,泉州古城頗為熱鬧,一會兒是金魚巷“蘇醒”,一會兒是古城徒步穿越,一會又把8個院士...更多
2018-07-05 08:17:30
-
-
重獲全程視力 享受美好“視”界 ——泉州愛爾眼
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人會面臨老花眼問題,老花眼給生活帶來的不便顯而易見。現今,老視、白內障已...更多
2018-05-17 10: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