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圓夢——訪德化永春商會會長蘇松柏
現今,在德化謀生的永春人有2萬多人,而像蘇松柏這樣走出家鄉到德化創業的永春商人有1000多人,在糧油、餐館、食品、陶瓷、建材、建筑工程、電商、服裝等各行各業為德化經濟建設作出貢獻,成為德化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之一。
商會架起永德未來“地緣”
在德化經商并小有成就的永春商人不少,但能抱團共謀發展的機會少之又少,大家更多是專注于各自行業的發展。蘇松柏深知,經濟發展中,時間與空間受限越來越小、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突破發展,尋找更大的商機與項目,單憑任何一位在德化當地的永春商人都很難實現。
“我們需要有更大的實力支撐,如同‘筷子理論’,通過商會抱團是讓我們提升實力、擴大影響力的有效方式。”蘇松柏說到,“我們將更有機會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
商會成立后,目前已有200名會員。“5年內,我們目標是為商會建設一個免費的會址;未來,我們計劃建設屬于自己的商會大樓,讓商會成員加入,可進行酒店經營等。”蘇松柏說。
當然,德化永春商會服務的不僅是已在德化扎根的永春商人,還將帶動未來將到德化創業、經商的永春人。
“第一次從家鄉來到德化,感覺德化就是個不夜城,跟我們村里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完全不同,德化就像是另一個世界。”蘇松柏介紹,“山里發展慢,機會少,村里的年輕人很多都想走出大山。”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走出大山,也并不是所有走出大山的年輕人都能有好的發展與機會。親身經歷在外打拼的不易,蘇松柏深知有一位引路人的重要性。
在德化打拼的20年中,由蘇松柏帶出大山的家鄉人已經有20多位。有年輕人、有同輩朋友、有長者,有拜師學藝、有幫助指路、有給予提攜……
但蘇松柏卻覺得遠遠不夠,“自己一個個帶是有限的,比不上一群人一起帶來得快、來得多。商會成立后,我們就是一群人,所有的商會成員都能給予幫助,將能帶動更多的家鄉人成長發展。”
德化,是永春人創業的溫床,更是永春人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的平臺。德化永春商會,讓永春商人不僅能扎根當地、共謀發展,更是所有永春商人共同的“家”,成為當地的永春商人強有力的后盾,幫助帶領更多初來德化創業的永春老鄉融入德化。
改革開放后,無數的永春商人再由山路前往德化,以“商”攢出新力量,建設新德化,延續永德新“商緣”;2016年,德化永春商會成立,以“會”形成新機制,架設新橋梁,打造永德新“地緣”;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永春商人搭借商會平臺,以群體凝聚新精神,展開新局面,開創永德新“史緣”。
在德化的永春商人,延續著兩地的“商緣”“地緣”“史緣”。在德化的永春商人已匯聚成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