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醉駕入刑十周年 記者采訪多名曾因醉駕被判刑的當事人
2021-05-25 08:26:50 來源: 泉州網
0瀏覽 評論0條
醉駕入刑十周年,記者采訪多名因醉駕獲刑的當事人
——別等“進去了”才后悔
交警部門常態化查處酒駕交通違法行為
(黃暉 繪)
(黃暉 繪)
酒后反應變慢,容易引發事故。
“不要心存僥幸,別等‘進去了’才后悔。”今年3月份,惠安人陳一(化名)得知自己因醉駕而被吊銷的駕駛證能夠重新考試時,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因醉駕被判刑,吊銷執照5年,對于陳一來說,是他人生軌跡的一大轉變,也是他悔恨的5年。
今年是醉駕入刑十周年,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增設危險駕駛罪,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犯罪行為依法予以刑事處罰。十年間,我市交警部門持續開展酒醉駕整治,多部門協作,開展綜合整治,取得不錯的成效。自2011年5月1日起,不少醉駕司機與陳一一樣,人生有了大改變,但都不是好的變化。近日,記者聯系上多名曾因醉駕被判刑的當事人,了解他們醉駕前后的生活狀況。
講述
年少輕狂 小學教師悔不當初
“這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天,現在想起來還能感到緊張與絕望。”2016年,25歲的陳一參加工作沒多久,在晉江一小學做編外老師。那年年初,陳一接到大學同學的來電,相約到泉州市區一家飯館聚聚。當晚,陳一與老同學在酒桌上交談甚歡,也喝了七八瓶啤酒。晚上11點多,大家各自回家。“年少輕狂,感覺就喝了幾瓶啤酒而已。”陳一說,當時腦子里想著,如果碰到交警,大不了就跑了。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陳一自己開車回學校。
陳一從泉州市區開車往晉江的路上,沒有碰到交警設卡檢查。當車子來到晉江一路口時,前方車輛開始減慢速度。沒過一會,幾名交警走了過來。“看到交警走來,腦袋一片空白,手忙腳亂。”陳一說,交警開始拍窗戶,示意其將窗戶降下來,接受檢查。經酒精測試儀檢測,他涉嫌醉駕。隨后,陳一被帶到東南醫院進行血液酒精檢測。
陳一告訴記者,當時病房里全都是醉漢,有哭爹喊娘,有破口大罵,還有個別人直接吐在地板上……第二天,檢測結果出來,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120mg/100ml,達到醉駕標準。“拘留所的事我不想再回憶,但從里面出來,已經瘦了10多斤,而且從來沒有對自由那么渴望過。”陳一說。
被判刑后,陳一的工作丟了,駕駛證也被吊銷了,還留有刑事記錄。“出來后,整個人渾渾噩噩的,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陳一說,家人建議他去臺灣,因為那邊有親戚,可以去學點東西。就這樣,陳一離開了生活30年的故鄉,前往臺灣。陳一覺得,如果沒有醉駕這個人生轉折點,或許他會是個讓學生尊重的老師。
醉駕肇事
“事業沒了,自由沒了,合作伙伴因我而受重傷,女朋友也離我而去。”今年35歲的林意(化名)是江西人,早年從江西來到南安打工。打拼了幾年,他和朋友一起做了點小生意,生活過得還可以。后來,他找了女朋友,也已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一場應酬過后的醉駕肇事,讓林意的生活亂了套。2015年,他與合作伙伴開車去招待一位外地來的供應商。酒足飯飽后,供應商待在酒店休息,他與合作伙伴返回公司。“當天喝得有點多,可自己卻堅持開車。”林意說,酒勁一上頭,車速就加快了,最后撞上前方一部車。撞車后,他沒有第一時間停車報警處理,第一念頭竟是開車先跑。“當時的想法就是跑,我轉個方向繼續往前開,不知道開了多久,車輛因損壞跑不了,我也暈了過去。”林意說,醒來后,他已經在醫院了。事后他才知道,在事故中,合作伙伴的腿被壓到,需要手術,有可能會有后遺癥。前方車輛有四人受傷,其中一名傷者要進行顱腦手術。
“聽到這些消息,猶如晴天霹靂,非常自責。”林意說,被羈押了近一個月,他因交通肇事逃逸、醉駕被判處刑罰,不僅終生禁駕還要進行經濟賠償。隨后,林意開始了牢獄生活。
服刑結束后,外面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意的合作伙伴因為腿部手術,走路不利索,家里人選擇變賣其在公司的股份,不愿再與林意合作。因為醉駕肇事,保險公司并未進行賠付,全部賠償由林意承擔,雖然家人幫忙湊了一些,但他還是欠了一屁股債。最讓林意揪心的是,女朋友的母親找上門,讓他與女兒分手。“她母親說,酒駕是最沒有責任心的表現,自己都約束不了自己,以后對家庭怎么有責任心。”林意說,女友的家人還考慮到,以后如果結婚,孩子在升學、擇業等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世上沒有后悔藥,但再來一次的話,我一定選擇代駕,這次醉駕對我來說是毀滅性的。”林意說,他現在在一家公司做業務員,因為被終生禁駕,沒法開車,有時業務都不好開展。
案例
“90后”銀行副行長 因醉駕肇事獲刑
2019年12月7日凌晨5點多,在泉州市區通港東街,一聲巨響分外刺耳。一輛小車與面包車相刮,面包車側翻后碰撞到右側行駛的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面包車、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駕駛者均受傷,車輛受到損壞,而摩托車后座乘客李某某不幸當場身亡。
事故現場,一位名叫王某威的青年男子自稱是肇事小轎車的司機。然而,在警方審查過程中,王某威對事故發生過程支支吾吾,不能自圓其說。經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他是頂包者,真正的肇事者是他的哥哥王某鋒。同日,警方鎖定了王某鋒,12月9日,民警在晉江美旗城附近抓獲王某鋒。
王某鋒出生于1990年,出事時是一家銀行的副行長。案發前一晚,他喝了啤酒。次日凌晨5點多,他駕駛小轎車沿著通港東街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至曙光電梯路段時,刮到路中央綠化帶,之后碰撞到右前方的面包車,進而導致悲劇。事故發生后,王某鋒沒有選擇報警,而是棄車逃逸。之后,他打電話給朋友吳某斌,對方來到事故現場附近把他接走。
在審判中,法院認為,王某鋒在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負事故全部責任。其在肇事后逃逸,并在事故發生后讓他人頂替,應從重處罰。同時,王某鋒在歸案后坦白自己的罪行,自愿認罪認罰,全部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并取得諒解。據此,法院一審以犯交通肇事罪判處王某鋒有期徒刑三年半。庭審結束后,王某鋒表示不上訴。
不光彩“第一人”
來自四川的歐某,頭上頂著一個不光彩的頭銜——福建醉駕入刑第一人,2011年5月,他因醉駕被判處拘役4個月。多年來,歐某屢教不改,4次因醉駕被刑拘。
2018年12月29日晚上8時許,在惠安螺陽鎮一路口,一輛小轎車被一輛摩托車追尾。據小轎車車主稱,摩托車駕駛員剛開始說要理賠,后又耍橫說不賠。小轎車車主的話還沒說完,摩托車駕駛員渾身散發著酒味向民警走來,且語無倫次。
民警當即對摩托車駕駛員進行呼氣式酒精測試,結果顯示酒精含量為200mg/100ml,涉嫌醉酒駕駛機動車。處理完現場后,民警將摩托車駕駛員帶回進行調查,由于酒精的作用,他竟在警車上向民警吹噓自己曾經的“光輝歲月”,令在場的民警及執勤人員十分無奈。
原來,歐某是四川省中江縣人,曾于2011年5月、2014年7月及2018年6月先后在惠安因醉酒駕駛機動車被分別判處4個月拘役。2011年5月,惠安縣人民法院判決福建省首例“醉駕入刑”案,29歲的歐某無證醉駕一輛無牌摩托車撞傷兩名行人,其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4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危害與代價
酒后反應變慢 無法準確判斷危險
那么,司機飲酒后駕駛機動車會有哪些危害,又將面臨哪些處罰?
交警介紹,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飲酒后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盤;飲酒后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生障礙,因此,飲酒后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并且酒后易困倦。
飲酒后可使視力暫時受損,辨色能力下降,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同時飲酒后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對處于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易發生事故。在酒精刺激下,人會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勸告不予理睬,干出一些力不從心的事。
受到刑事處罰
“如果考生因醉駕受到刑事處罰,則沒有資格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果是酒駕,可以參加筆試,但進入面試考察階段后肯定會影響錄用。”民警提醒,有犯罪前科和嚴重違法亂紀行為表現的,不符合報考范圍。因為醉駕是犯罪行為,所以不能報考。而且,醉駕犯罪嫌疑人的子女在升學或工作時,也可能會有所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在這些“道路”上,駕駛員有駕駛動作,車輛發生位移,就屬于酒駕。
分析
醉駕發生率明顯下降
記者了解到,如今“拒絕酒后駕車”不只是書寫在法律文書上的條框禁令,而是深刻在每個公民內心的烙印,這已經體現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酒后拒駕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群眾的自覺行為,成為社會普遍認同和支持的文明準則和法治規則。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醉駕行為發生率明顯下降,醉駕入刑預防威懾作用顯著,2020年醉駕比率(每排查百輛車的醉駕比例)比“醉駕入刑”前減少70%以上。在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保持年均1800萬輛、2600萬人的高速增長情況下,10年來全國交通安全形勢總體穩定,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傷亡事故相比上一個十年減少了2萬余起,挽救了數萬家庭免于破碎、返貧。
隨著“醉駕入刑”及民眾拒絕酒駕意識的提升,代駕行業于2011年開始進入快速擴張期。據統計,“醉駕入刑”以來,全國酒后代駕訂單近18億筆,年均近2億筆,醉駕比率下降、酒后代駕數量井噴式增長,再次驗證了國民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的提升。
整治
針對酒駕交通違法行為,除了開展日常交通違法整治,我市多個部門還聯合開展綜合整治。市委政法委牽頭負責,聯合多部門,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社會綜治方針,廣泛發動,凝聚整治合力,扎實推進酒駕綜合治理各項工作。
多方位宣傳 從源頭治理
據悉,綜合整治行動中,鎮村干部、聯防隊員、志愿者等基層社會力量,成立鎮、村兩級宣傳勸導隊,進村入戶宣講酒駕的危害及帶來的嚴重后果,結合疫情防控,對本村紅白喜事、重要節日開展“勸酒”宣傳。在全市涉酒場所張貼預防酒駕宣傳海報和標語,動員涉酒場所從業人員簽訂“酒后不開車”勸導書,積極勸誡飲酒顧客,大力推行酒后代駕優惠甚至免費服務,從源頭上減少酒駕的發生。教育局針對學生和家長發出《交通安全公開信》,開展交通安全專題講座、召開主題班會、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從酒駕會影響本人、子女、直系親屬就學、參軍、就業的角度宣傳危害性,以學生帶動家庭,攜手共同抵制酒駕交通違法行為。
我市多地出臺酒駕舉報獎勵制度,搭建“隨手拍”舉報平臺,明確舉報內容和范圍、獎勵方式、金額等規則,有效發動市民參與監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印制100萬張“遠離酒駕平安回家”交通安全提示貼紙分發至全市七家主流快遞企業網點,粘貼于快遞包裝送達宣傳。
精準布控查處 營造打擊聲勢
市交警支隊聯合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開展酒駕專項打擊行動,營造強大打擊聲勢。利用交管大數據平臺,對存在涉酒違法記錄的駕駛人及車輛信息進行全面梳理,實行靶向宣傳和精準布控。
全市公安機關強化“全警管交通”模式,根據各轄區酒駕違法犯罪行為及交通事故規律特點,以餐飲娛樂場所、城鄉接合部周邊道路及涉酒交通事故易發路段為重點路段,以周末、節假日、民俗節日及夜間為重點時段,機動靈活用警。特別在節假日期間,通過臨時卡點和流動巡邏打擊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執法震懾力。同時,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異地用警,開展跨區查緝酒駕交通違法行為;采取“領導包片、科室隊辦掛點”的督導原則,常態化對各地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整改。
總結探索新機制 持續宣傳加強整治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機動車、駕駛人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加之“酒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酒駕醉駕仍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的特點,治理形勢仍然嚴峻,整治工作依舊任重道遠。公安交管部門仍應持續整治、廣泛宣傳,但更需要廣泛凝聚社會力量,積極探索構建酒駕醉駕治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增強全民自覺守法意識。
接下來,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將探索創新酒駕治理新機制,不斷擴大治理的覆蓋面,增強工作舉措的有效性,科學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秩序。持續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普法教育,宣傳開展酒駕專項整治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先進事跡,擴大群眾對酒駕違法性、危害性的知悉面,號召全體市民自覺抵制酒駕交通違法行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守法自覺。
相關閱讀
-
“只差一畝”沒辦證 德化五旬男子非法采伐被判刑
年近五旬的老陳經營木材生意多年,原本應深諳行業規矩的他,卻因濫伐林木罪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到底...更多
2018-01-23 10:45:24
-
泉州一男子酒駕被攔截 同伴推搡交警上演“搶人大
疑酒后開車,交警發現并攔截,不想遭到多人的推搡阻撓。萬幸的是,逃跑的司機,僅跑出幾十米就被抓獲。更多
2017-03-10 11:25:55
-
-
泉州市區兩豪車午夜三追三停 只因醉駕撞傷車
凌晨3點,城市喧囂本已褪去,但在泉州市區津淮街附近卻掀起一陣騷動。一輛奧迪車和一輛路虎車,因碰...更多
2015-01-29 08:24:57
-
-
泉州集中整治酒駕醉駕 兩天查獲300多起其中毒駕2起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開展集中整治酒駕醉駕專項統一行動,22日、23日兩天查處酒后駕車232起、醉酒...更多
2015-01-25 10:05:20
-
-
泉州兩男子涉酒駕電動車遇查 耍酒瘋還辱罵民警
昨日晚上,記者隨警出動查酒駕。在泉州市區新門街與新華路交叉路口的崗亭,現場豎起了警察臨檢的牌...更多
2015-01-25 09: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