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有錢的巷子在哪里?奎章巷里尋“金磚”
留守老宅 只為照顧盆景榕
今年84歲的周老先生,是這些盆景榕的主人,他和老伴蘇阿婆以及親戚守著這棟古厝。
蘇阿婆說,年輕時她從晉江青陽蘇厝嫁到奎章巷,聽說夫家的這棟古厝是一位清代舉人所建,后來公公和叔公一起出資買下。1978年,她的丈夫周先生到香港開了家工廠,1984年她也跟過去,幾十年來兩人在香港和泉州之間來來回回。
“他年輕時就喜歡種些花花草草,20多年前開始收藏盆景榕,幾十年來陸陸續(xù)續(xù)買了上百盆。”蘇阿婆說,數(shù)年前他們從香港回到泉州,原本打算開辦工廠,后來因為多種因素工廠沒能開起來,但老伴再也不愿意去香港了。
“他放不下這些榕樹啊,整天心心念念,要不然我們在香港每月能領(lǐng)幾千元的養(yǎng)老金呢!”蘇阿婆略為惋惜地說,為了盆景榕他們留守泉州,而如今老伴身體不便,無法親自照顧盆景榕,家里還特地請了個保姆,為盆景榕澆澆水、修剪枝葉。
叁
30年前兩萬美金 成就小巷第一高樓
一幢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建筑,高四層,內(nèi)有假山花園,當時造價達2萬美元,是奎章巷中最高的建筑,它就是奎章巷30號施宅。這幢房子主人的后代子孫,早年下南洋,開枝散葉,繁衍出龐大的家族。
30年前 兩萬美金翻建舊厝
施宅位于奎章巷西段,恰好與螺珠巷在十字路口交匯。長長的巷子,并不寬,路口拐角處,隨意敲開施宅大門,正在家中休息的施先生,熱情接待了記者一行。
“據(jù)我爸爸講,老屋是我爺爺建的,當時家中子女眾多,全靠爺爺當私塾老師支撐全家開銷。”今年49歲的施先生回憶說,他爸爸叫施文扁,在家中排行最小,另外還有五個姐姐,“爺爺那一輩還有個妹妹叫施華英,也就是我的姑婆,聽說1949年以前就到南洋菲律賓,做食品加工行業(yè),家族發(fā)展得非常好!”
上世紀80年代末,經(jīng)過牽線搭橋,與菲律賓親戚重新取得聯(lián)系,當時施先生一家仍然住在巷子老屋內(nèi),“看到我們居住條件不好,南洋的姑婆越洋寄錢鼎力資助,翻修老屋”。
“2萬美金啊!”談起老屋翻修,施先生十分興奮,“上世紀90年代,萬元戶都不多,我們家拿著這筆僑匯美金,到石獅換成人民幣,整整11萬元啊!”
之后,施宅開始翻建,“一共建了四層,一樓除了會客之外,還特地修造園林式假山”。據(jù)施先生說,當時這些假山石頭全部是從云南運來的,“單單材料就花了2萬元呢!”翻修后的施宅,煥然一新,不論是從房屋高度,還是建筑風格來說,在當時的奎章巷里都首屈一指,引人注目。
以武會友
與海外鄉(xiāng)親取得聯(lián)系
“賴松華,我二姑的兒子,泉州市跆拳道協(xié)會會長,他可謂是泉州武術(shù)界名人。”施先生透露,他們家能與菲律賓親戚重新聯(lián)系上,與這位武術(shù)家表哥離不開關(guān)系。
“我們第一次到菲律賓時間是在1989年。”聊起那次跨國武術(shù)交流時,賴松華仍記憶猶新,“當時泉州派出的武術(shù)代表團,共有團員20名,均是武術(shù)界名家,帶著五祖拳、白鶴拳等南少林代表性拳種,與菲律賓武術(shù)界展開友好交流。”據(jù)他說,當時負責招待他們的是菲律賓光漢國術(shù)館,十天的交流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以武會友,以拳問道,收獲巨大!”
賴松華通過此次到訪菲律賓的機會,見到了在南洋的姑婆,讓施家斷了幾十年的海外關(guān)系得以延續(xù)。
肆 奎章巷16號
匠心為本 他讓古厝“做回自己”
杜建庭
修繕后的16號古厝
走過奎章巷,如果你足夠仔細,會發(fā)現(xiàn)巷子中段16號的古厝大門外,掛有一塊“我在西街修古厝”的牌匾,上面的聯(lián)系人是“老杜”。
今年53歲的老杜,是一名資深古建筑師。數(shù)十年的勤奮和積累沉淀,使他擁有一雙讓古厝重煥光彩的巧手。寒來暑往,他穿梭在大泉州,為多個古建筑“把脈”,為古厝修修補補“做手術(shù)”,通過“以古修古”給古厝新生命。
以修減租 他為房東修古厝
老杜叫杜建庭,他從1981年起從事建筑行業(yè),初中畢業(yè)后曾在福建省五建集團做學(xué)徒,后來轉(zhuǎn)而專攻古建筑領(lǐng)域,從業(yè)已近40年。
十幾年前,一次因緣巧合,老杜開始接觸古厝翻建工程。他說,由于翻修古厝對工匠的技術(shù)要求很高,因此這個行業(yè)真正的工匠并不多,而且大多年紀在五六十歲。數(shù)年前,老杜拉起一個古建筑工匠團隊,“我希望能以工匠的技藝,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讓古老的建筑煥發(fā)新光彩。”他介紹,雖然團隊里人馬不多,但最核心的力量都是經(jīng)驗老到的匠人。
老杜最初來到奎章巷16號時,是為了租幾間屋子給工人住。當他走進這座清末古大厝時,連連感嘆惋惜:“它已經(jīng)有近200年歷史,但可以看出這座三進三開間的古厝結(jié)構(gòu)宏大、工藝精湛,如果就這么放棄不管理,就太可惜了!”在與房東商議過后做了個決定:修繕古厝,通過“以修減租”的方式,一來可以更好地保護古厝,二來可以適當減少房租。
耗時近兩年
他讓古厝展新顏
2016年,老杜和工人們著手修復(fù)工作。由于老宅地處深巷,他們只能在夜里運輸材料;他們找來了老杉木,恢復(fù)大門原有模樣;為了增添古韻,他們在設(shè)計中加入“花格”元素,保留了古厝原有的狗洞、貓洞,使古厝更有生活氣息……
“斷斷續(xù)續(xù),到處找老材料,有空了就做一點。”老杜說,為了讓古厝做回“最初的自己”,他們根據(jù)房東提供的老照片,盡量按照原貌修復(fù),同時一旦聽聞有人拆古厝,他們就奔過去尋購舊瓦片等老材料。
光陰荏苒,一晃將近兩年過去了,這座總面積五六百平方米的古厝,已修復(fù)完成300平方米,“古厝的修復(fù)和養(yǎng)護成本都比較高,單單在防白蟻方面就要每年檢查和用藥水預(yù)防。”老杜坦言,古厝的修復(fù)比洋房還難,這也是為什么古厝很少有改造成民宿的,因為投資大、效益來得慢。
在翻看古厝老照片時,記者看到古厝曾經(jīng)雜草叢生,護厝坍塌,滿目盡是時光刻寫的蒼涼。而今,它日漸煥新,如一顆蒙塵的珠寶被擦拭,熠熠生輝。
相關(guān)閱讀
-
-
泉州刺桐藏寶圖之莊府巷:古厝迥園玄機藏 花燈華
作為三朝元老,莊夏政績斐然頗得賞識,皇帝不僅賜其紫金魚袋,還欽賜他建府第于泉州府城中心,即今...更多
2018-08-17 07:48:39
-
-
8月17日《刺桐情韻》福建泉州非遺專場精彩上演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7日晚,泉州梨園古典劇院內(nèi)高朋滿座,《刺桐情韻》福建·泉州非遺專場精...更多
2017-08-18 08:05:14
-
-
泉州市樹市花細說古城 刺桐成片成林含笑香滿街巷
福建省住建廳首次在全省范圍內(nèi)開展城市市花市樹普查,要求省內(nèi)已命名市樹市花的城市(縣城)要廣植市...更多
2017-05-04 09:57:43
-
-
雕塑《刺桐花開》泉州師院綻放 成泉州最大“市花
28日晚7點,高16米、寬8米的巨型雕塑《刺桐花開》,在泉州師院的高山上“綻放”,成為目前泉州最大...更多
2016-08-29 08:04:24
-
-
泉州刺桐公園春筍被偷摘 噴過農(nóng)藥呼吁游客手下留
工作人員曾勸過折竹枝的游客,有的態(tài)度誠懇表示抱歉,有的人卻認為“折一支給小孩玩又沒關(guān)系”,甚...更多
2016-04-13 09: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