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有錢的巷子在哪里?奎章巷里尋“金磚”
壹 奎章巷14號
清代古大厝牽出一個家族百年傳奇
100多年前,祖籍南安的黃和冬先生決心下南洋打拼,他到菲律賓做煙草生意,自此發了家。在二三十年的奮斗歷程中,他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和一定的社會威望,不僅讓妻兒在南安老家蓋一棟大房子,帶走三個兒子培養,而且在他過世后,能睡銅棺材有白衣制服的送葬隊。
黃和冬短暫的50多歲人生,是20世紀初一波又一波下南洋的泉州人的縮影,他的故事和那些曾經寄回老家的僑批、僑匯,都印刻在奎章巷14號古厝的年輪里。
菲律賓謀生發家 他過世后睡銅棺材
一個春天的午后,在奎章巷14號古厝廳堂里,黃和冬的孫子黃達穎為我們講述了祖父的故事。
黃達穎說,祖父黃和冬生于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前往菲律賓謀生,祖母賴定娟則經常在泉州和菲律賓之間往返。祖父做的是煙草生意,后來生意漸漸壯大以后,他把三個兒子都帶到菲律賓,留下小兒子和兩個女兒留守泉州,“閩南人有個老傳統,就是‘唐山(指家鄉)至少要留下一脈血緣’”。
從前車馬慢,那些年里,祖母去一趟菲律賓得花一個多月。菲律賓常年炎熱,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家里以前曾有一張祖父的騎馬照,如今已無處尋覓。
祖父是51歲過世的,死因不確定。過世后,他睡在一副銅棺材里,身后站著一列穿白衣制服的送葬隊伍。這一場景被定格在黑白照片上,照片曾一度掛在奎章巷14號墻壁上,如今也不知去向。
清代古大厝
1930年,在黃和冬過世后,帶去菲律賓的大兒子,也就是黃達穎的大伯父回鄉買下奎章巷14號的古厝。“大伯父除了在菲律賓的生意做得很好,他還在泉州中山路開了家醫藥公司,就是老泉州人說的舊醫藥公司。”黃達穎說,祖母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小兒子住進古厝,最初的古厝也不是如今這般模樣——
這是一棟清代閩南古大厝,面積大約有300平方米,大門右手邊是花圃和假山,正面是兩層小閣樓,花園里種有石榴樹,厝內有自己的廁所、洗浴間。1976年,黃家在古厝內添了兩層石頭房。
黃達穎說,其實奎章巷12號、14號、16號、18號,原本是清代一大戶人家的宅第,只是后期家族漸漸沒落,部分宅子才變賣易主。14號可能是原宅主的書房、小姐閣樓和后花園。
也許是書房風水庇蔭書生,上世紀40年代,黃家出了第一個大學生,黃和冬的小兒子考上了廈門大學。黃和冬的孫輩們,也表現出讀書的過人天賦,大外孫子曾是泉州高考狀元,北大本碩連讀,又拿著全額獎學金保送日本東京大學讀博,還有一個孫子是高考全市第五名,另有兩個考上廈大,幾個表兄弟姐妹都拿過泉州市級賢鑾獎學金。
海外僑批匯款
黃和冬留守泉州的妻子活到了96歲,兩個女兒也都高壽,一個活到101歲,一個活到99歲,小兒子也過了八十大壽。而在漫長的歲月里,黃和冬三個兒子持續不斷寄來的僑批匯款,讓黃家人得以過上十分體面的生活。
“逢年過節或是祖母生日,總能收到僑批僑匯,那幾天的伙食就特別好!”當年的黃達穎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他至今依然記得,送僑批的是祖母相識一二十年的老友,每次送僑批的一來,他撒腿就跑去拿來父親的“猴子印章”,然后興奮地在僑批回單上蓋章,“那上面有時寫著‘500斤大米’,有時寫著‘500斤白糖’,其實就是500元人民幣!”
原來,僑批是民間渠道,那時候不直接說寄了多少錢,而是說寄了500斤大米、100顆藥丸之類的,沒人在意后面那兩個字是什么,而是專注地聽前面的數字。“平常是三五百元,祖母生日就是1000元,是三個在菲律賓的伯父一起匯過來的。當時一個月工資才二三十元!”黃達穎說,即便是國家困難時期,家里依然能收到華僑匯款以及僑匯券。
古厝連綿“富貴巷” 中西合璧競風流
片片紅瓦的中央,是一抹濃墨重彩的盎然綠意。
蘇阿婆和親戚守著這棟古厝和這些盆景榕
站在施宅樓頂遠望東西塔
施宅位于奎章巷西段,長長的巷子并不寬,路口拐角處就是施宅大門。
貳 奎章巷18號
放不下盆景榕 他從香港回到泉州
若從高空俯瞰,會發現奎章巷中段有成片連綿的“泉州紅”,而片片紅瓦的中央,是一抹濃墨重彩的盎然綠意。這抹狀似修剪而成的“方形綠”,來自奎章巷18號古厝的天井。
上百盆景榕 藏身清代古厝
奎章巷18號是一座三進古大厝,占地面積近兩畝,至今仍基本保留原有規制。據住在古厝里的老人介紹,古厝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歷經近兩百年風雨洗禮,通往祖廳的條石上,精美的波浪紋依然清晰。
與很多閩南古大厝相似,這座清代古大厝也有天井,而且是三個。不過,與其他天井不同的是,這座古厝的天井擺滿了盆景榕,稍加細數,竟有上百盆!
這些盆栽榕樹盆景,可謂千姿百態:有的氣根蜿蜒下垂、根莖交錯;有的枝干挺拔、遒勁古樸;有的只有些許虬枝嫩葉,卻似一幅寫意畫……值得一提的是,古厝主人還特地在天井中建了花臺,盆景榕被擺放在高低不等的花臺上,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
相關閱讀
-
-
泉州刺桐藏寶圖之莊府巷:古厝迥園玄機藏 花燈華
作為三朝元老,莊夏政績斐然頗得賞識,皇帝不僅賜其紫金魚袋,還欽賜他建府第于泉州府城中心,即今...更多
2018-08-17 07:48:39
-
-
8月17日《刺桐情韻》福建泉州非遺專場精彩上演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7日晚,泉州梨園古典劇院內高朋滿座,《刺桐情韻》福建·泉州非遺專場精...更多
2017-08-18 08:05:14
-
-
泉州市樹市花細說古城 刺桐成片成林含笑香滿街巷
福建省住建廳首次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城市市花市樹普查,要求省內已命名市樹市花的城市(縣城)要廣植市...更多
2017-05-04 09:57:43
-
-
雕塑《刺桐花開》泉州師院綻放 成泉州最大“市花
28日晚7點,高16米、寬8米的巨型雕塑《刺桐花開》,在泉州師院的高山上“綻放”,成為目前泉州最大...更多
2016-08-29 08:04:24
-
-
泉州刺桐公園春筍被偷摘 噴過農藥呼吁游客手下留
工作人員曾勸過折竹枝的游客,有的態度誠懇表示抱歉,有的人卻認為“折一支給小孩玩又沒關系”,甚...更多
2016-04-13 09: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