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鯉城高山古厝群: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2017-12-19 10:08:50 來源:海峽都市報 責任編輯:林春婷

0瀏覽 評論0

鯉城高山古厝群: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100多棟古厝,安放城市記憶

海峽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 陳曉婷 田米)

這是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這片紅,暈染成50畝左右的群落,滋養了100多棟閩南古厝。

它們多建于18世紀至民國初年,在泉州鯉城金龍街道高山社區從容而立,安靜得有些落寞。

這里有沉淀了歲月的“木石傳奇”——廳堂窗欞門房屋檐,石雕和木雕至今糅合了精致工藝和文化日常。血脈里的天賦是石雕,木頭上的舞蹈是木雕,相守相伴的是世世代代的高山人啊。

這里“見人見物見生活”——剛訂下婚配的小伙子,在高山祖厝里,把許下一生的姑娘,熱熱鬧鬧地介紹給宗親和先人。高山的姐妹伴們,小時候牽手上學,長大后伴你婚嫁,老了在同一方古厝廳堂里曬冬天的太陽,讓人心生羨慕,更生和暖。

這里是華人華僑心心念念的牽掛。很多古厝是華僑回鄉建的,他們從海外運回了彩色玻璃、鐵藝欄桿等配件,尋根問祖終究是回家啊,回到一個有厝有瓦有宗祖有同胞的家。

這片“胭脂紅”,就是高山古厝群。

這里沒有蔡氏古民居的名聲在外,沒有晉江五店市的游客接踵。它安放了一座城市的記憶,深埋著一座城市的根莖,它們雖然蒼老寂寞,卻厚重依然。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訴說者。你問這座城的基因是什么?它有什么樣的秉性?它藏著什么樣的味道?要回答這些,你起碼要知道,這里曾經的樣子,和它有過的故事和歷史。

答案,讓高山古厝群告訴你。

參與評論

圖片新聞

視覺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