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三代師生成同事(圖)

2017-09-11 07:37:01 來源: 華龍網

0瀏覽 評論0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首動人的贊歌曾經激發了很多學生的夢想,他們盼望著自己有一天也能走上講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在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重慶市育才中學梳理教師團隊時發現,現實版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正在學校上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發生在三代人身上的美好緣分:從教35年的老前輩宋鋒、正值中堅力量的黃怡、初出茅廬的新人張晶晶,她們這三代人曾為師生關系,多年后又站在了一起,成為了并肩奮斗的同事。學校負責人介紹,縷一縷,在育才中學師生變同事的還有好多對,但三代同臺的事情,只有“她們仨”。

學生時代的張晶晶(前排左三)和黃怡老師(前排左二)合影重慶市育才中學供圖華龍網發

30多年前剛入職的宋鋒老師重慶市育才中學供圖華龍網發

回母校教書 收到入職邀請興奮又緊張

八年前的九月,高中生張晶晶初次邁進了重慶市育才中學的大門。開學第一課,她和班上其他新生一樣,歪著頭,兩眼直直地盯著教室門口,生怕錯過了和新班主任的第一次見面。

“走進來的是一位漂亮又溫柔的女老師,她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好看。”張晶晶回憶著與班主任黃怡老師初識的場景,顯得有些激動。如今,作為一位入職不久的新老師,張晶晶和她的老師黃怡成了同事,大學畢業回到母校教書,收到入職邀請的時候既興奮又緊張,“就像當時念書的時候收到育才錄取通知書一樣。”

剛入職的張晶晶并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黃老師這個消息,“心里怯怯的,讀書那會很任性,也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老師記不住自己就尷尬了。”張晶晶說后來的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余的,去年教師節表彰大會的會場上,她鼓起勇氣走上前跟黃老師打招呼,沒想到黃老師一口就說出了她的名字,那種親切感就如同以前。

學生時代的張晶晶,并不是學霸型的乖乖女,有任性,有叛逆,時不時也要跟黃老師添點“小麻煩”。初到育才,她被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深深吸引,花了大精力自創了畫社,性格活潑外向的她還特別喜歡說話,課堂上都管不住自己。“黃老師從沒當面批評過我,她顧及學生的感受,有事情都是私下交流。就比如我說話這個問題,換做其他老師也許會當場點名,但黃老師是這么說的,張晶晶像一只百靈鳥一樣,嘰嘰喳喳為大家帶來歡樂。”想到這些溫暖的畫面,張晶晶對黃怡充滿了感激,正式她眼中這位溫柔如水的班主任讓她不再懼怕老師,甚至在心中萌發了想當老師的念頭,直至圓夢走上講臺。

年輕時的黃怡老師和學生在一起重慶市育才中學供圖華龍網發

亦師亦友亦長輩 教育路上收獲知心引路人

得知學生張晶晶成為自己的同事,黃怡第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很驚喜,也很幸福。同時,她也一再對張晶晶囑咐,未來教書育人的道路會很辛苦,但我們要不怕苦,能吃苦,還能勇于創新,敢想敢做。黃怡這么說是有原因的,因為張晶晶的這條路她太熟悉了,甚至可以說,她在這個二十來歲的小女孩身上看到了十幾年前的自己。

黃怡曾是育才中學1995級的學生,大學畢業后,她也成為了育才教師團隊中的一員,幸運的是,曾經教過她的老師宋鋒還成了“結對幫扶”的師傅,兩人同是教英語,在十幾年的同事生涯中,兩人甚至有過同一個年級,同一間辦公室的巧合。

“二十幾年前,宋老師就是全英文教學,流利而標準的英語口語讓我印象深刻。”黃怡稱宋老師是師傅,三年“結對”時光還歷歷在目,宋鋒上課的風格深深影響到了她,學生張晶晶都還在說,“黃老師當時也是全英文授課,剛開始聽她的課,我們感覺很懵。”

三年推門聽課,只要有空,只要授課內容不重復,黃怡就會在教室后面繼續當學生,認真聽她崇拜的宋老師講課。“宋老師的課是模仿不來的,她在課堂上太有魅力了,跟學生的互動永遠都那么恰到好處,節奏把握可以用行云流水來形容。”黃怡稱,直到現在,宋老師對學生聽寫的那一套她都沒有完全學會。

近二十年的執教生涯,黃怡特別感謝宋鋒,“不管問什么問題,宋老師都會和盤托出,從不保留;不管哪種授課形式,宋老師都能處理得不急不緩,這就是藝術。”黃怡對宋鋒的評價是非常高的,這位“引路人”在她心中有著亦師亦友亦長輩的地位。如今,兩人不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也一起分享,如同閨蜜。

三代師生相聚校園張晶晶(左) 宋鋒(中) 黃怡(右) 重慶市育才中學供圖華龍網發

三代師生同臺 40歲開始的緣分妙不可言

張晶晶入職那一年,黃怡整好40歲;黃怡成為宋鋒的“徒弟”那一年,宋鋒整好40歲……不偏不倚,緣分就是這么美好,三人坐在一起互訴衷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那么多似曾相識。

“黃怡當學生那會就特別乖,是很有智慧的女孩,善于學習。”宋鋒說,令人欣慰的是,黃怡在教學上早已出師,甚至還自成一派,在英語教學上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從1983年走進育才以來,到現在站上講臺近35年了。對于當老師這件事,宋鋒有著自己的執著,當年高考結束填報志愿,她所有的選擇都是師范院校,可以說在生涯規劃上,她沒有想過除老師以外的職業。

憑著這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始終保持一顆初心,認認真真、腳踏實地當一位好老師。就拿黃怡說到的全英文教學來說,這是宋鋒第一天走上講臺就堅持到現在的原則,從未改變過。“35年前,全英文講課的老師并不多,而且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聽得懂,但是我從不降低標準,要讓學生慢慢適應這種課堂氛圍。”宋鋒稱,語言的學習就是要有環境,多聽自然能明白。

在學生們看來,年過五旬的宋老師,簡直就是“不老神話”,永遠都有一顆難得的“少女心”,學生們尤其喜歡上她的課,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一節課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課后,宋老師還會跟學生談論NBA比賽,那些球星的名字她如數家珍,當下的流行詞匯、熱門影視作品都是她涉獵的范圍,“要了解學生就必須知道他們在關注什么,這樣才能產生話題的共鳴。”宋老師說,教書這么多年,她始終都認為教師應該放低姿態,“老師的態度不能凌駕于學生之上,這樣他們可能會怕你、敬你,但不愛你。”

今年這個教師節,是宋鋒在學校的最后一個教師節,即將退休的她對講臺仍珍惜如初,同時她也舍不得并肩作戰的同事,看著后輩們青出于藍,她欣慰不已。她的學生們都相信,這位眼里有光的教育人,哪怕是離開了一線,也會繼續優雅地影響著其他人。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