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對父母屏蔽還是開放?專家建議父母開放心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了追上子女的步伐,許多中老年人也學著用微信,想通過朋友圈了解自己的孩子。不過,有一部分人的朋友圈卻屏蔽了家人特別是父母,讓最關心自己的人無法看到動態。今日話仙,不如讓我們來聊一聊關于屏蔽微信朋友圈的那些故事。
你的朋友圈對父母屏蔽還是開放? (黃暉繪)
不讓父母擔心 不讓父母干預
“我只是把朋友圈當成是自己發泄的渠道,而不是為了給其他人看。”“80后”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屏蔽了父母,是因為自己朋友圈里有很多負能量的內容,不希望父母看到后擔心。
而如果是開心的事情,可以當面交流或打電話與父母分享,并不需要經過朋友圈這個渠道。“與爸媽之間,并不需要通過朋友圈,多陪陪他們,多和他們聊聊天,勝過隔著冷冰冰的屏幕打字。”吳先生說道。
“我對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我不喜歡父母對我的生活評頭論足、過多干預,所以我會選擇將他們屏蔽掉。”“95后”小林認為“朋友圈”顧名思義就是向朋友們分享展示的平臺,而和父母溝通可以采取視頻、電話等渠道。
報喜不報憂與父母分享正能量
不愿意讓父母見到自己宣泄負面情緒的“85后”施先生,總是秉著“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我一般只會在宣泄負面情緒時屏蔽父母。而正能量的生活狀態,并不需要向他們屏蔽。”施先生認為,父母想看兒女的朋友圈是可以理解的,這其實也是一種分享方式,并不完全把交流的窗戶關嚴。
“我和父母像朋友一樣,沒什么好隱瞞的,也不用遮掩,從沒想過屏蔽這件事。”“90后”葉小姐說,她是個性格樂觀的人,從不在朋友圈里發一些情緒低落的文字。不論父母還是朋友,都能從她朋友圈里感受到積極、陽光、向上。“哪怕真的心情不好,也會一個人消化,實在撐不住,就找父母聊聊天,聽取他們的建議。”
通過朋友圈了解子女不希望被屏蔽
“會有一些失落,但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市民陳先生盡管添加了“90后”女兒的微信,但始終無法看到女兒的朋友圈動態,毫無疑問,女兒將他屏蔽了。不過陳先生并沒有因此而要求女兒對自己開放朋友圈,他想著孩子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主見,只要平時不與自己疏遠就可以了。
市民高女士說,她兒子并不會把所有私人事情都發布到朋友圈,也不會屏蔽父母。“如果屏蔽了,可能會有些不開心。”高女士笑道,信息時代來臨,從早期的QQ空間到現在的微博、微信,父母有更多了解子女的渠道,當然不希望子女掐斷這些溝通橋梁。
專家 建議父母開放心態 孩子也多關心父母
■黎明職業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相關負責人 葉彥琪
“朋友圈屏蔽父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每個年齡對事情的看法、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葉彥琪說,當今社會父母和孩子還是存在一定的代溝,父母過多關心會令孩子產生一定的壓力。然而,朋友圈將父母屏蔽掉,確實會使孩子和父母的聯系少了很多,一方面或是不想讓父母擔心、怕受到約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孩子對父母不夠關心。
葉彥琪說,最初朋友圈的范圍多是很熟悉的人,但現在的交往范圍越來越廣闊。每個人對朋友圈的定位、心態不同,從而導致他們對待事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人認為朋友圈是自己的私密空間,將其當成“日記”去記錄自己的生活,這類人對朋友圈的界定比較嚴謹;有的人則樂于分享自己的生活,希望能感染他人。
“這跟父母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父母對待孩子朋友圈的態度其實也是他們對待孩子日常生活的態度。”葉彥琪認為,父母應提高對孩子的容納度,保持開放的心態,適當放手,允許孩子去探索、嘗試不一樣的事情。換言之,子女也要多關心父母的感受。(記者 李波玲 實習生 蔡雅欣)
相關閱讀
-
泉州:父母是失信被執行人 子女禁讀高收費學校
昨日,記者從校方處了解到,該《告知書》是真實的。市教育局回應,此舉是為了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的孩...更多
2018-07-07 08:24:41
-
泉州兩兩10歲女孩不愿讀書結伴離家 發綁架信息嚇
前天下午4點,鯉城區海濱派出所里來了兩位焦急找孩子的家長,她們說,兩個孩子是同班同學,已經失蹤...更多
2017-12-06 16:40:05
-
-
泉州14歲少年偷竊屢教不改 遭父母非法拘禁36小時
昨日下午,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洛江公安近期破獲的大案要案相關情況。更多
2017-12-01 07:50:58
-
-
泉州一少年開車門撞傷騎摩托車的車主 父母賠了6
停車開車門,一不小心很容易撞到過往的行人或者行駛中的車輛。日前,德化法院調解了一個案件,車主...更多
2017-07-07 08:25:27
-
-
惠安一男童患先天性疾病 父母:無論多苦都要他活
孩子身患先天性上下肢并指(趾)及腭裂,如今又查出顱縫早閉,求醫四年,終于等來兒子會叫爸媽,卻又...更多
2017-02-20 08: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