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游上海:從小生活在小地方,來到大陸才理解“有容乃大”
2017-08-15 08:06:17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條
雖然同屬儒家文化圈,中韓兩國的差異還是很大。韓國媽媽剛開始就不適應兩邊吃飯時間的差異。
按照韓國習慣,吃飯要十分鐘吃完,上海卻需要幾個小時。親友們還以為阿姨餓了,不停的夾菜,雖然是個誤會,但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啦。
當被問到“中國話”的時候,阿姨只會一句“味道好”。阿姨也會講上海話,不過就只會一個字“吃”(阿姨您也真是一個吃貨呢)~
要論一家人誰對中國的印象最深,恐怕就要屬爸爸了,竟然還悟出了人生哲理,“在小地方生活看慣了小東西,來到真正的大陸才感覺什么叫大陸”,得出了“有容乃大”的道理。
還令叔叔震撼的是,上海的建筑很高大,“每座高樓都有橋連接”,也很難見到五層以下的新樓。
叔叔尤其佩服上海梧桐樹的種植,幾十年前就已經考慮到幾十年后的美感,規劃也很好,還可以乘涼。反而韓國缺乏統一種植和美感。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