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漳平一保險公司代查勘員利用病死豬騙保生財

2017-06-05 15:35:55 來源: 福建法治報

0瀏覽 評論0

為來錢快,一保險公司的代查勘員想出一條荒唐的“生財之道”:伙同他人將養殖戶的死豬拉到別的養殖戶處,制造假現場,對病死豬再做一次保險賠償。

保險代查勘員是保險公司委派到現場進行處理出險理賠的查勘工作人員,而身為某保險公司代查勘員的小李卻和小吳、小鄭玩起騙保“另類理賠模式”。半年多的時間內,3人多次串通生豬養殖戶投保人虛報保單和自導自演死豬假現場,騙得保險理賠費15萬余元。

近日,漳平市警方破獲一起保險詐騙案,小李等3人涉嫌保險詐騙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犯罪嫌疑人小吳指認作案車輛

一包香煙

代查勘員從中找到“商機”

“漳平某鎮的養殖戶報告說有豬死了,需要辦理理賠手續,你去查看一下。”2015年8月的一天晚上,漳平一家保險公司的代查勘員小李接到公司通知,稱有養殖戶的生豬病死,要求小李到現場查勘。到了現場,小李準備像往常一樣對死豬進行拍照、稱重。而此時,養殖戶為減少損失,悄悄塞給小李一包香煙,希望小李能夠在死豬的重量上“通融”一下。

小李入行也有小半年了,對于業務已經非常熟悉。雖然代查勘員的收入讓他覺得生活吃力,但他始終不敢越雷池半步,從未想過幫客戶弄虛作假。因為他只是保險流程的第一道關卡,之后還有核損、核賠以及稽查等多道關卡把著。如果收了紅包,哪怕是三五百元都可能讓他丟掉這份工作,并且不會再有其他保險公司敢錄用。可這次,小李覺得四下無人,只有自己和養殖戶在場,一包煙而已,收下自然沒什么問題。

不同重量的死豬保險賠償標準不一樣,小李半推半就后還是欣然接受了養殖戶的請求。隨后,小李對死豬進行拍照、稱重,并有意將死豬的重量“加工”成比實際重量更高的保險賠償標準。

一開始,小李內心非常忐忑,畢竟保險公司白紙黑字的規定和嚴格的核查機制很可能讓他雞飛蛋打。幾天后,保險公司未發現疑點,養殖戶順利得到生豬死亡保險賠償。

一次不經意的嘗試,讓小李發現了“商機”。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小李利用這一“瞞天過海”的招數,指導多家養殖戶拿到比應得高的死豬賠償,而每次他都能得到幾十元好處費。

移花接木

利用病死豬玩起“新招數”

經過如此運作,小李得到了不少好處費,但他不滿足于此。通常,病死豬查勘完后,養殖戶會將病死豬送去無害化處理,小李覺得這樣做太“浪費”了,能不能在查勘后的病死豬上做文章呢?果真,小李又想出了“新招數”。

于是,小李找到擁有車輛的豬販子小吳、小鄭。“很多養豬場位置偏僻,處理病死豬非法麻煩,我們要是能主動幫他們處理,他們肯定樂意,再找個熟悉的報個保險,只要拍照和重量等數據處理好,再把豬送去無害化處理,就死無對證了。”3人一拍即合,進行分工。

犯罪嫌疑人小李接受民警訊問

“你家的豬正好病死了,我們叫人幫你把豬拉去處理了,正好有朋友剛開始做這個的,就當做免費廣告。”2015年年底,小李正好到某養豬場查勘,發現了兩頭病死豬,他就按照想好的“一套說法”和養殖戶溝通,并打電話叫小吳、小鄭過來拉走病死豬。

其實,小李等3人早就和一個熟悉的養殖戶相互串通,在做完病死豬查勘后,就地或是拉到別的養殖場,制造假材料、假現場,將病死豬再做一次保險賠償,也就是相當于對一頭病死豬進行兩次賠償。這一次“移花接木”的做法,養殖戶和小李、小吳、小鄭都嘗到了甜頭,實現了“三贏”。

東窗事發

涉案諸人先后落入法網

生豬保險是保險行業一種福利惠農的險種,根據相關規定標準,投保的育肥豬或能繁母豬如果病死,都能得到相應的賠償。一旦養殖戶遇到瘟疫等符合保險范圍的情況,能很好地幫助養殖戶保本。小李正是為了蠅頭小利,走上了犯罪之路。

從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短短半年多時間里,小李與小吳、小鄭以前述方式,共騙取保險賠償金額高達15萬余元。也許是做賊心虛,小李于2016年2月辭去了保險代查勘員的工作,跑到外地另謀生路。

紙終究包不住火。2016年6月,保險公司理賠中心發現了該公司經營的生豬養殖保險業務賠付情況出現異常。核實后,保險公司認為小李涉嫌騙保,立即向漳平警方報案。

經調查,民警發現小李利用工作之便,與小吳、小鄭共同串通近20家養殖戶進行騙保的違法事實。今年2月、4月,小李和小吳、小鄭分別落網。目前,3人涉嫌保險詐騙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