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地鎖屢禁不止?如何解決被地鎖鎖住的難題(圖)

2017-04-25 09:05:51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過去一周,泉州市交警部門清理了近120個地鎖。然而,市民對于地鎖的抱怨并未減少。甚至有一個地方,7個月內反復出現6次地鎖裝了拆、拆了又裝的現象,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說城市道路的地鎖有交警部門管著,那么開放型小區內、道路兩側店門口的地鎖,就有點為難了。前者不歸交警部門管,后者有人認為“不占用城市道路”可以免責,這客觀上成為地鎖野蠻滋生的“土壤”。(記者陳玲紅 蘇瑋杰 王柏峰 文/圖)

那么,地鎖屢禁不止,除了停車難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小區內和非城市道路上的地鎖又歸誰管?城區如何增加和管理車位?本期縱深,探討這個被地鎖鎖住的難題。

有人說地鎖就像地面上的“牛皮癬”,不僅到處都有,而且難清理。盡管近日泉州交警部門清理了路面上近120個地鎖,很多地鎖“深藏”于城市的各個角落,有的擠占在小區內部、居民樓周圍,有的“扎根”于綠化帶上、大樹底下,還有的“蹲守”在背街小巷商鋪門口的走廊上……和明目張膽地在城市道路上“安家”的地鎖不同,這些“藏匿”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地鎖是交警部門管不到的,尷尬的地鎖搶車位大戰正在生活中上演。

一個小區211個地鎖 天天上演搶車位大戰

金山社區內地鎖林立,讓本就狹窄的小區道路變得更擁擠。

 

現象一 住宅小區

鯉城區金山社區是個開放式的老小區,從2013年開始,小區內的地鎖逐漸增多。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該小區內的地鎖多達211個,大多數是住戶安裝的。這些住戶有的向社區交納了停車費,為了保證自己的停車位便私裝地鎖,也有人沒有交停車費,見別人裝也跟著裝的。

住戶:地鎖鎖住停車位 也鎖住鄰里嫌隙

“這些搶著用地鎖的業主太自私了,你看裝這么多,連消防通道都被占用。去年裝得兇的時候,我們甚至不敢把車開走,就怕回來時樓下的停車位被人用地鎖霸占了。”在金山小區居住20多年的李先生感慨道,兩三年來,為了搶車位,鄰里之間沒少慪氣。

“這個小區最多的是老人,小孩子也不少。這么多地鎖裝在通道上,實在不太安全,要是絆倒了哪個老人,就說不清了。”經常帶孫子在小區內玩耍的孫阿姨說。

“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現在停車確實困難,但這樣加裝地鎖,難免有把小區公共空間變成私人用地的嫌疑,公共停車位應該是大家都能停。”退休教師林老師很無奈,他認為,地鎖看似方便了部分業主的停車問題,卻在無形中讓鄰里之間因為停車問題而有嫌隙,“地鎖鎖住了停車位,也會鎖住鄰里之間的嫌隙。”

現場:200多個地鎖林立 嬰兒車、花盆齊上陣

記者在金山小區走訪發現,該小區部分道路不過5米寬,路邊車位上停著一輛輛私家車,剩下的狹窄過道僅能容下另一輛車子勉強通過,其余空出來的停車位被各種造型的地鎖鎖住。在小區內一條五六十米的道路兩側,十余個各種形狀的地鎖依次排開,其中還有居民用反光錐加繩子圈起的“自制地鎖”。記者大致數了數,整個小區安裝了211個地鎖。在一些偏僻的角落,嬰兒車、石頭、花盆、木椅……一些廢棄家用品被當做“地鎖”搬到停車位。

“好幾次,我開車在小區里轉了三圈都找不到一個車位,只能在小區外找地方停車,走了10分鐘才到家。”家住金山小區22幢的劉小姐表示,她明白安裝地鎖是自私的行為,但是眼見小區內地鎖越來越多,停車位越來越難找,她不得不跟風。

居民趙先生則稱:“以前小區的停車秩序非常混亂,有些居民把車亂停在小區的道路上,給通行帶來不便。地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這種混亂局面。”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