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掃碼當心“餡餅”變“陷阱” 規范市場強化監管
2017-03-26 09:48:31 來源: 法制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相關專家表示
二維碼尚屬新生事物,相關部門目前對違法二維碼的監管處罰力度不夠,造成違法二維碼鏈接層出不窮
一方面需要市民提高個人隱私保護意識
另一方面急需政府部門加強二維碼監管,規范應用標準,提高安全門檻,肅清二維碼亂象
2016年以來,河北省石家莊市多家商場內出現了照片免費打印機,市民只要用手機掃描機器上張貼的二維碼,即可發送照片并在機器上免費打印照片。正當不少年輕人為這種“立等可取”的時髦和方便叫好時,也有人擔憂其中暗藏商家惡意營銷、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并非多慮,國內已有多地發生了用戶掃碼打印照片后隱私被泄露甚至被盜號的現象。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從法律上講,用戶掃碼免費打印照片如果遭遇隱私泄露,打印設備提供者和商家就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違反了對消費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但在司法實務中,雖然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廣告管理、互聯網管理規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維權,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福利實為微信營銷
只需微信掃一掃,加關注,就可以免費打印照片,這項活動出現之初,引起了市民的極大關注。由于這些照片免費打印機均擺放在人流量密集的場所,尤其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等位的時候過來掃一掃打發時間,而且打印出來的照片質量也不錯,一開始感覺很有意思。”2016年8月,石家莊市民肖某在市區某商場一家餐廳外第一次接觸到掃碼免費打印。她告訴記者,只需打開微信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把手機中的照片發至公眾號平臺,再輸入打印機上的打印碼,就可以免費打印照片。
肖某提到的照片免費打印機擺放在商場內一家連鎖餐廳的門口,機器上一共有4個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標注顯示都是美食類的公眾號,用戶每關注一個,便可以免費打印一張照片。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就有4位市民前來打印照片,其中還有一人得悉后專門來打印全家福。
“這個機器放這里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一開始每天來打印照片的市民特別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打印將近500張照片,一個月打印3000張。”石家莊市一家連鎖甜品店在門口擺放了照片免費打印機,當被問及擺放機器的目的時,該店負責人直言:“免費打印照片就是個噱頭,就是為了增加微信公眾號粉絲。一個粉絲只能打印一張照片,一個月就能增加3000左右的粉絲量。”
實際上,所謂“免費打印照片”就是一種微信營銷。擺放機器的商家,既能用它減少等位顧客的枯燥感,更能通過免費打印照片有效吸粉,擴大營銷影響力。
記者了解到,其實像上述甜品店自己購置照片免費打印機的商家并不多,更多的是相關運營企業免費提供給商家,市民掃碼關注的公眾號也不是相鄰的商家,而是專門的商業公眾號。“通過掃碼打印機在相關店面的精準投放,可以吸收微信公眾號的訂閱客戶,目前企業旗下的數個公眾號合計粉絲量已頗為可觀,公眾號向客戶推送圖文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了此類掃碼打印機運營企業的盈利模式,關鍵是吸粉運營公號以吸引廣告商投資。
“如果僅僅關注的是某一個商家自己的公眾號,最多就是被收集到微信的照片和個人微信號,但如果掃碼機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第三方網絡平臺,我又將個人照片傳了過去,總感覺有些不安全。”在打印過幾次照片后,肖某開始有了隱私泄露的隱憂:照片免費打印機的運營企業擁有諸多打印機,獲取的微信用戶信息和所需打印照片的數量巨大,如何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
“用戶通過微信傳送過來的照片,會一直存在我們的電腦后臺,我們會定期清理掉,并且嚴格要求工作人員不能將照片對外傳播,所以不會發生泄露用戶隱私的問題。”上述甜品店負責人說。但正如其所說,雖然有明確的嚴格要求,但由于沒有相關制約措施,只能靠后臺工作人員的自覺自律來約束行為,的確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惡意營銷盜取信息
明明只掃了一個二維碼,卻發現莫名關注上了多個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每天發送垃圾信息,刪除的速度趕不上繼續關注其他公眾號的速度;掃的是商家的二維碼,可關注上卻發現是其他的微信號……近期國內多個地方出現了用戶在掃碼免費打印照片遭遇到“陷阱”的現象,有的被強行“圈粉”,有的甚至賬號被盜,遭遇電信詐騙。
“看起來都很美,但是有的是‘餡餅’,有的卻是‘陷阱’。”石家莊某大型超市微信公眾號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市民通過微信掃碼免費打印照片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據介紹,有的商家故意提供虛假鏈接或在機器上再人為覆蓋一層二維碼,掃描了這些二維碼,就會進入廣告平臺;有的商家提供的二維碼,在程序上做了“手腳”,如果掃了碼,就會被強行安裝“流氓軟件”,不斷彈窗推送廣告,甚至自動進入廣告鏈接。
惡意營銷只是最輕的,更嚴重的是個人隱私被泄露和遭受財產損害。有些公眾號通過各種方式搜集用戶的信息,將真實信息與個人照片比對后,就有可能全面掌握用戶敏感隱私信息。二維碼作為網頁的鏈接路徑和程序的下載接口,一旦通過掃描二維碼鏈接進不法分子提供的木馬病毒程序,消費者在手機上操作綁定的銀行卡時,賬號密碼會被一覽無余,銀行卡內的錢款有被盜刷的風險。
“微信公眾號是商家的廣告平臺,以‘免費’打印照片來獲取關注,這是一種市場營銷行為,應當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錦輝表示,消費者掃碼后,如果發生隱私被泄露甚至被盜號等現象,可以向打印設備提供者和商家提起維權。
劉錦輝認為,掃碼打印照片機器運營企業和商家在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二維碼的真實鏈接指向、掃碼后果的情況下,引導消費者操作,導致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鏈接進入廣告平臺,這種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由于這種行為剝奪了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意向和興趣,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也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如果機器運營企業和商家未經許可就擅自獲取用戶個人隱私信息,就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權,這些情況都將被視具體情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有的商家即使沒有違法獲取用戶隱私的行為,對其通過合法途徑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機器提供者和商家也有保障信息安全的義務。”劉錦輝說,如果由于自己保管不善被泄露或非法倒賣,導致公民遭受人身和財產損失的,機器提供者和商家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規范市場強化監管
隨著二維碼被廣泛地應用到服務、支付等各個領域,現在已經進入一個“見碼即掃”“見碼即購”的時代。然而,在方便了群眾生活的同時,由于諸多“毒”二維碼的存在,二維碼也變得越來越不安全。
2016年11月,石家莊市街頭道路兩側停放的許多車輛上都貼上了和以往不一樣的“違法停車罰單”,上邊印有一個二維碼,要求車主兩日內通過微信掃碼繳納罰款處理違法,否則將面臨扣分處罰。當車主用手機對“罰單”上的二維碼進行掃碼后,手機上出現了一個微信轉賬界面,上面顯示有卡通警察形象和“向違法處理轉賬”的字樣,并標有100元的金額。選擇轉賬并輸入支付密碼和金額,錢就會被轉走。然而,這些同樣蓋有“石家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公章的“罰單”卻是假罰單。
目前共享單車在全國多個城市風靡,但近期有人發現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有了問題:有的是在“掃碼騎走”之外多貼上了其他二維碼,有的是在原來二維碼上粘貼了新的二維碼,掃一掃后竟然出現轉賬的界面。多地警方證實,這也是不法分子利用二維碼制造的新騙局。
一面是二維碼生成不存在門檻,誰都可以通過相關軟件隨意制作生成二維碼,二維碼包含什么內容無規則可依;一面司法實務中對違法二維碼鏈接行為的監管和懲處難度較大。二維碼亂象頻出,幾乎讓人談“碼”色變。
據了解,由于二維碼只有被消費者掃碼關注后才能發現其是否違法違規,傳播具有隱蔽性,無法做到事前審核和全程監督,只能被動等待舉報。不良商家和不法分子為了達到竊取隱私、盜竊賬號等非法目的,不斷更新二維碼,或者在目的實現后刪帖、另開新號,使得完整的證據鏈條不易形成,且因受制于網絡虛擬的特點,查找加害人及受害人的難度均較大。
“在掃碼免費打印照片中,照片上出現的商戶信息難以指向實際責任人,加之是免費打印,導致一旦發生糾紛后,法律上對責任主體的認定和過錯程度的界定難度較大。”劉錦輝說,這些也成為目前違法二維碼難以管理查處的原因所在。
“二維碼只是一種信息編碼方式,治病救人還是持刀傷人關鍵看掌握在誰手中。”在國家行政學院博士后陳雪看來,從惡意廣告到金融詐騙,都能通過二維碼在計算機網絡和移動互聯網快速傳播,二維碼只是充當了網絡詐騙鏈接入口的角色,對二維碼使用的監管缺失以及行業的低門檻才是其安全隱患的根源。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大量運用的是國外的二維碼技術,其開放式的市場應用模式導致了各種安全問題頻發且難以有效監控。隨著二維碼應用日益普遍,其安全性理應得到重視,政府部門應當制定并推廣符合國內市場環境的二維碼技術標準。同時,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二維碼監管辦法,并嚴厲打擊利用二維碼實施違法犯罪、盜取個人信息的行為,凈化二維碼領域環境,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目前亟待監管部門加強惡意手機應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從信譽、認證入手,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環境,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陳雪坦陳,在行業和技術標準出臺之前,消費者“掃一掃”時,應提高安全意識,盡量先核實二維碼的來源,選擇正規企業、商家發布的二維碼來掃描。
相關閱讀
- (2014-09-08)偽正妹網上設下桃色陷阱 男子赴約被洗劫一空
- (2014-10-20)讓法律成為全民信仰 莫掉入“拳大還是法大”陷阱
- (2014-11-15)中國駐日使館發布公告 提醒游客謹防“購物陷阱”
- (2014-11-16)廣東紀委書記:新提廳官需警惕如同地雷的九個陷阱
- (2014-12-15)社科院:中國接近低生育陷阱 應盡快全面放開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