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廈門:揭秘《航拍中國》跟廈門很有緣

2017-03-21 09:29:15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

紀錄片《我的馬拉松》里美麗的廈門夜景。

紀錄片《周起元》上個月在海滄開機。

最近在央視播出的高顏值紀錄片《航拍中國》在豆瓣上以9.4分的高分傲視群雄,在網友眼里,這部片子的驚喜程度不亞于《舌尖上的中國》,被稱作“制作比肩BBC”。前天,記者經過多方努力,聯系上了《航拍中國》的總導演余樂、導演張曉敏以及撰稿黃康源,對他們進行了獨家專訪,了解到不少與廈門有關的“航拍內幕”。而事實上,張曉敏本人也與廈門這座城市頗有淵源。

盡管已經播出的第一季沒將廈門收錄其中,但張曉敏透露,在計劃拍攝的完整五季中,福建篇里,廈門會占據相當的比重。

【釋疑】

《航拍中國》

肯定會有廈門

不少廈門人或許會感到疑惑——這么美的廈門,為何沒有入選《航拍中國》第一季呢?

“除了地理位置之外,還應遵循差異性大的特點。”張曉敏告訴記者,入選的省份不僅要分布在中國各個方位“東西南北中”,此外納入同一季的省份還應遵循差異性大的特點,“像海南和福建同樣是位于南方的省份,就不會放入同一季的拍攝當中。”

不過別擔心,廈門還是會出現的,只是還需要等待。張曉敏透露接下來的目標:在未來五到六年時間里,《航拍中國》預計要覆蓋全國的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完整版本為五季。她說,福建篇里,廈門的鼓浪嶼、環島路甚至還有遠海碼頭,都可能入選。

【淵源】

導演張曉敏

曾在廈門讀高中

說起來,張曉敏與廈門淵源頗深。

“如果沒有在廈門念書,我可能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大膽。”祖籍漳州的張曉敏,高中三年是在廈門英才學校度過的。1997年,從家鄉到廈門念書,張曉敏覺得自己當時就慢慢改變了:“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膽子也慢慢變大,敢想敢做。”

張曉敏說,當時班上同學的水平參差不齊,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有自己的夢想。因為高中三年在廈門念書的經歷,讓她開始勇于踏出第一步,走出福建,走遍中國,開啟航拍之旅。

講起這一段經歷,張曉敏還回憶起當時的一件“糗事”。高二時,有一次班上組織去環島路春游,當時坐在出租車的副駕駛座上,張曉敏一看到沿海公路,就興奮地往車窗外探去,結果一頭撞上車窗玻璃,把玻璃撞得龜裂,幸好人沒事。她說,自己也很希望能把環島路收錄進《航拍中國》里,既是因為美,也是因為自己的青春記憶。

【亮點】

原班主創人馬

正在廈門踩點拍片

其實,不止張曉敏,整個《航拍中國》的主創團隊都與廈門“關系密切”。

張曉敏說,盡管福建篇未收入《航拍中國》的第一季,但是原班人馬參與的另一部與廈門有關的紀錄片《海上福建》,將在本月底開機,預計明年推出。這次,張曉敏是《海上福建》的總導演,目前和主創團隊正在緊張的籌備當中。

《航拍中國》的撰稿,此番是《海上福建》的執行總導演黃康源,目前正在廈門踩點。黃康源向記者介紹,這部片子主要以人文故事為主,結合航拍,講述福建海洋的故事。他還向記者獨家透露,廈門國際郵輪碼頭、廈門海滄區天心島小學、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都將被收錄其中。

這不是這支主創團隊第一次拍攝廈門主題的片子。去年以來就已經拍了兩部,分別是《開臺王——顏思齊》和《我的馬拉松》。他們與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海滄區電視臺合作的片子《周起元》已經啟動,將會在廈門會晤期間播出。

“今后表現廈門主題的片子,相信還會更多。”張曉敏說。

【幕后】

細致:平均一集100多頁分鏡劇本

關于《航拍中國》的幕后,總導演余樂、導演張曉敏以及撰稿黃康源向本報獨家透露了一些拍攝中的細節。

巧妙利用各大地理雜志、旅游雜志作為導演組的“踩點”工具,在細致的踩點工作后,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衛星地圖模擬、網絡圖片和文字等資料,導演組繪制出詳細的“目標書”——分鏡頭故事板。

每集40多個點的拍攝都有詳細的要求,建筑物、拍攝時間、季節,甚至拍攝方式,每個景別鏡頭的拍攝量都有明確的規定。第一季共6集的“目標書”多達600多頁,平均一集100多頁。

執著:為拍霧凇兩度前往黑龍江

開著直升機航拍,看起來酷炫瀟灑,但實際上拍攝者卻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余樂告訴記者,新疆的部分地區,雖然直升機距離地面高度在500米內,但實際海拔卻高達6000多米。攝影師坐在機艙內遙控機艙外的攝影機,需要戴氧氣罩工作。

而在樓蘭古城拍攝時,除了要忍受高溫之外,還要防止迷失方向——受磁場干擾,在當地指南針也失去作用。“只要太陽一落山,即使走出100米,也可能再也走不回來。”——實地拍攝時,攝影師才明白了當地導游的這句話并非虛言。

而在黑龍江省黑龍潭拍攝霧凇時,為拍攝出絕佳效果,攝制組在兩個季節兩度前往拍攝——夏天去了3天,冬天又去待了15天。

意外:東北虎躍起要抓無人機

即便有了精密的“目標書”,但實際拍攝中很多情況都沒辦法按部就班,特別是拍攝野生動物。但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性,給主創團隊帶來了不期而遇的驚喜。

在陜西,他們拍到了當地人20年沒有見過的野生羚牛;在黑龍江,他們在試圖拍攝一群東北虎的近景時,一只東北虎非但不怕,反而一躍而起試圖去抓拍攝的無人機——留下了第一季中最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記者 陸曉鳳)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