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將建成國家創新型省份 科技貢獻率或達58%
為確保到2020年建成國家創新型省份,福建省人民政府近日下發《福建省建設國家創新型省份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福建創新型經濟格局將初步形成,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58%。
根據方案要求,到2020年,福建將實現創新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區域創新體系協同高效、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優化四個主要目標。
其中,創新型經濟要求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達58%、技術市場交易總額累計達3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6%和15%;自主創新能力上,力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每萬名勞動力中研發人員投入達63人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7.5件;區域創新體系方面,要求建成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成,并形成若干創新高地;創新創業環境方面,要求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保持全國前列位置、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以上。
為真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案還明確,福建省將圍繞“五新”引領產業提升、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構建高效科研體系、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加強科技金融結合等七個方面,推進重點任務的完成。
其中包括,要重點加快發展新產業、掌握新技術、構筑新平臺、催生新業態、應用新模式,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培育發展一批新產業。同時,圍繞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技術需求,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等。
要強化技術創新市場導向,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新機制,培育壯大引領發展的創新企業群等。爭取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家、創新型企業達到600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000家,從中發展壯大一批專精特的行業龍頭企業。
要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包括加大力度建設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建設高水平重大科研機構等。方案提出,要以福州、廈門、泉州三個國家高新區為核心,以福州、廈門2個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為重點,努力把示范區打造成為福建省科技創新的“智慧谷”和連接海峽兩岸、具有較強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爭取國家在閩布局建設一批大項目、大平臺,帶動一批“國字號”研發機構落地。
此外,方案還明確,福建將通過完善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機制,強化財稅政策引導,實施知識產權、標準、質量和品牌戰略等措施,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保駕護航。(蔣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