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廈門老人在八市賣荷蘭豆20年 成了網絡紅人
2017-02-23 08:46:45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林金福賣的 ho lin dao(荷蘭豆)深受大家的喜愛。記者 陳理杰 攝
林金福做荷蘭豆的手藝是他母親傳給他的。
“賣ho lin dao(閩南話:荷蘭豆)。”扛著扁擔挑著桶,走街串巷的叫賣聲,是清晨叫醒廈門人的飄香樂章。一碗熱騰騰的荷蘭豆,搭配稀飯,軟綿的口感,略有咸味,廈門古早味就這樣在唇齒間蕩漾。
荷蘭豆,是廈門的一道古早味。它并不像沙茶面、土筍凍那樣出名,隨著時光流逝早已淡出市場,留在記憶中。這個味道總有人堅守著,在第八菜市場,58歲的林金福賣荷蘭豆已經20年了。他承載的或許早已不是手下的技藝,而是時光與時光的交匯。
荷蘭豆攤子前每天排長隊
每天下午3點,在八市的路口,林金福的攤子前總是排滿了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林金福笑聲不斷??粗牌鸬拈L隊,不時有幾個外地游客湊過來。“賣的是什么?”“是荷蘭豆,很好吃,配稀飯,還可以加點醬油。”一旁買荷蘭豆的人幫忙回答道。
隊伍斷斷續續,一直排到下午五六點。收攤時,林金福的兩大桶荷蘭豆也賣得差不多了。一天能賣多少?林金福擺擺手說他從來沒算過。
說著一口廈門腔普通話的林金福,是地道的老廈門人。他做荷蘭豆的手藝,來源于他的媽媽。林金福說,他媽媽是汕頭人,嫁到廈門后,學會煮荷蘭豆。
林金福從媽媽那繼承了做荷蘭豆的手藝。此后,他便投入荷蘭豆“事業”,在八市擺攤,一做就是20年。大家也都漸漸習慣,八市多了個賣荷蘭豆的。
老手藝撐起了整個家庭
早些年,林金福的老婆在九市也有個賣荷蘭豆的攤位,后來攤位被取消了,只剩下林金福一個人在八市擺攤。賣荷蘭豆賺的錢總是微薄的,最初荷蘭豆一斤只賣1毛2,隨著物價上漲,漲到了6元。成本也不斷在上漲,能賺到的不過是一點辛苦錢。盡管如此,林金福很能吃苦。20年來,憑借著做荷蘭豆的手藝,林金福撐起了整個家庭。
如今兩個女兒也已長大,生活的擔子慢慢卸下,但賣荷蘭豆已經成為林金福的習慣。林金福說,每個月他和老婆的社醫保費,都是用他擺攤賺來的錢交的。
在大家眼中,做荷蘭豆是技藝和味道的傳承,但在林金福心中,荷蘭豆也是家的味道。
他的荷蘭豆味最正
在八市,原先也有好幾家賣荷蘭豆的攤主,到最后只剩下少數幾家。其中,又屬林金福的生意最好。那么,這里面的秘訣是什么,記者詢問了多位顧客。他們說,林金福的荷蘭豆味道最正宗。
林金福說,他家住在龍山南路,為了方便擺攤,他在八市附近的天一樓租了個小房子,專門做荷蘭豆。每天早上6點多,林金福就從家里乘坐BRT到天一樓。做好準備工作后,早上10點,荷蘭豆準時下鍋。制作荷蘭豆的過程并不輕松,兩大桶的荷蘭豆需要他和他老婆一起完成。
林金福賣的荷蘭豆,永遠都是熱的。而且,不管排隊的人多少,林金福做事都很細心,他會給買超過半斤的顧客多套一個塑料袋。來買的顧客都評價他價格公道,從不缺斤少兩。二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一絲不茍的做事風格,自然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除了賣荷蘭豆,林金福還自己腌黃瓜,從朋友那進咸鴨蛋來賣。這些東西都物美價廉,同樣受到歡迎。
相關鏈接
荷蘭豆是什么
林金福所賣的荷蘭豆可不是市場上那種長扁的綠豆,而是一種曬干后的豆子。農民收成后,將其曬干剝皮,挑揀出一粒粒小豆子。林金福從石碼進貨。荷蘭豆需要先浸泡,清洗三四遍后,篩選掉不合格的豆子,然后再用沸水煮開。煮的過程中要一邊撒鹽,一邊攪拌,直至鹽浸透整鍋荷蘭豆。撒鹽的過程要重復幾次,待荷蘭豆入味后,把沸水濾干,整個過程要持續3個多小時。(記者 彭怡郡)
相關閱讀
- (2015-09-28)廈門雙胞胎兄弟考上同一軍校 為考軍校堅持鍛煉
- (2015-09-28)廈門海滄一男子夢中猝死 疑是因喝酒過量致死
- (2015-09-28)廈門一公司污水超標783倍竟直接排放 老板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