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查辦薄熙來案的他,被查后一夜白了頭

2017-01-04 07:58:21 來源: 中紀委網站

0瀏覽 評論0

正人必先正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把加強自我監督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2014年3月,中央紀委成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這個部門的職能,就是專門監督自己人。

劉爽(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設立干部監督室,把手電筒不但要照別人,也照自己。眼光向內、刀刃向內,對象就是監督自己的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機關談話函詢218人,組織調整21人,立案查處17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談話函詢5000人次,組織處理2100余人,處分7500人。這些數據印證著誰來監督紀委命題的必要性,也顯示了中央紀委不回避問題、清理門戶的決心。

劉爽(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紀檢系統的干部,原來都覺得到了紀委就進了保險箱,不會有人管。所以現在通過成立這樣的機構,實實在在地查處的動作,實際上就讓紀委的干部切實感受到現在是有人管、受監督。

目前,除了中央紀委,所有省一級紀委、大多數市一級紀委都已經設立了干部監督室,縣一級紀委已經做到有專人來負責內部監督。中央紀委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旦發現問題線索,無論涉及到哪一級干部,有案必查、絕不姑息。

2014年,廣東省化州市紀委書記陳重光,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在審查過程中,發現了廣東省紀委原書記朱明國和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長鐘世堅涉嫌違紀的線索,這兩名領導干部也相繼被立案審查。朱明國在2006年到2011年期間擔任廣東省紀委書記。2007年時,陳重光在茂名市擔任監察局副局長,為了獲得職務調整,他想方設法通過關系,打聽到了接近朱明國的辦法。

陳重光(廣東省化州市紀委原書記):當時海南到五指山他家去認識的,好像他一般到清明都會回來一下,清明都會回家一趟。然后每年清明都會去看一下他,有時候50萬,有時候100萬這樣地送。

在朱明國的老家,他建的豪華別墅人盡皆知。這個大山里的黎族農民家庭的兒子,一步步成為省部級領導干部,在當地是最大的名人。陳重光連續幾年借朱明國回鄉掃墓的時機來看望他,送上的禮金累計達到400萬元,朱明國也只是客氣幾句就收下了。而陳重光也通過朱明國,當上了化州市紀委書記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最后都是組織通過、組織決定、集體通過,但是誰先提,用人的提名權是最至關重要的,沒人提名你是進不了那個圈子的。當一把手35年,我的體會如果你一把手開口了,基本上沒有人反對。

朱明國落馬后,從這座別墅里搜出了大量財物。經調查,他收受各項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41億余元,另有9104萬余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2016年11月法院公開宣判,朱明國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第一次你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之后,比如說你第一次收了10萬,那么你收了10萬和收100萬,收100萬和收1000萬,它只不過是加一個零。這一步邁出去之后,你沒有外力的強制和組織上的干預,靠個人不容易停下來。

曾參與查辦薄熙來案的他,被查后一夜白了頭

曾參與查辦薄熙來案的他,被查后一夜白了頭

朱明國曾先后擔任重慶市政法委書記、廣東省紀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在擔任多個職務期間,都曾經利用職權和影響力謀取私利。曾經身為執紀執法者的朱明國,形容自己過的是兩面人生。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我在臺上給干部上課、講話,我都要求大家廉潔奉公。但我在私底下又收受賄賂,鉆制度的空子,這就是兩面人生。位高權重吧,感覺到在紀委,你是監督別人的、是查別人的,沒人監督你。

除了通過組織人事權為個人謀利,朱明國也同樣通過向其它部門打招呼的方式,幫商人解決各種訴求。作為省紀委書記,朱明國很清楚他的權力對其它部門的領導干部意味著什么。他打招呼的事情,很多人不敢不辦。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說不好聽的話就是,人家不怕種樹的,人家只怕燒山的。紀委書記對某一個干部、某一個黨員的看法,都是決定這個人一生的,至少一段時期的升遷榮辱。所以一般的領導干部都怕紀委,這是肯定的。

被陳重光案牽扯出的另一名紀委干部,是2012年到2015年擔任廣東省紀委副書記的鐘世堅。和朱明國一樣,鐘世堅同樣過的是兩面人生,這位紀委副書記家中查出的財物,讓辦案人員印象深刻。

徐建鵬(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工作人員):別人送來的酒有上千瓶,就放在自己的家里。還有蟲草,我們從他家里檢查的時候,光這個蟲草就重達200多斤。好多現金就是成捆的,就從來沒打開過,就是從收了就放在那兒,一扎一扎的,印章有90年代的。

曾參與查辦薄熙來案的他,被查后一夜白了頭

鐘世堅(廣東省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廳原廳長):自從我收了人家送我第一筆錢開始,相當于埋了一個定時炸彈在自己的身邊,這個定時炸彈什么時候爆炸都有可能的。所以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心里惶惶,都是很擔心的。

終于,在2014年,這顆定時炸彈因為陳重光案被引爆。當時,茂名市紀委空缺出一個副書記崗位,陳重光希望能再次晉升。當時朱明國已經調離了省紀委,這一次,陳重光請求鐘世堅幫忙。早在2012年,鐘世堅還在珠海市擔任市長時,陳重光就通過關系跑到珠海上門結識了他。當時已經風傳鐘世堅將調任省紀委副書記,陳重光于是早早開始為今后鋪路。

陳重光(廣東省化州市紀委原書記):去珠海那邊跟他認識,他當副書記,也許他能夠幫上點忙之類的,這么個意思。

在鐘世堅的幫助下,陳重光順利獲得了候選人提名。然而他們并沒有想到,正是在對提名人選進行審查的過程中,有人實名舉報了陳重光的問題線索。茂名市紀委書記肖葉清楚地記得,自己很快接到了鐘世堅的電話。

肖葉(廣東省茂名市紀委書記):鐘世堅就打了電話來給我,就說陳重光是紀檢監察干部,對待這個問題上要內外有別,要把握好分寸,能夠給組織處理調整崗位的,就不一定要立案了。你自己把握好,不要把事情搞大,對你影響也不好,是你的手下,就說了這個事。

鐘世堅(廣東省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廳原廳長):其實我也擔心再深挖,就挖到自己這里來。另外得到人家的好處,總是要給人家當保護傘,所以是這樣的考慮。

中央紀委明確要求,紀檢干部要受到比其他黨員干部更為嚴格的監督,對違紀行為發現一起就要查處一起。鐘世堅所說的內外有別、把握分寸,明顯違背這一要求。當時,廣東省紀委已經成立干部監督室,肖葉當即把鐘世堅干涉辦案的問題直接向省紀委書記作了報告。

肖葉(廣東省茂名市紀委書記):干部監督這一塊,還是省紀委書記黃先耀同志直接分管的,我們有理由向書記報告。當時我第一時間就考慮,他是不是怕我們查陳重光的時候牽到他,所以當時我向省紀委主要領導匯報的時候也談了這個觀點。如果說跟他有關聯了,牽涉到里邊,那我們就更要查,當時是先耀書記講這個話。

廣東省紀委隨即對陳重光案一查到底,從中發現了和朱明國、鐘世堅相關的問題線索。在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在中央紀委嚴格自我監督的明確要求下,朱明國和鐘世堅都被嚴肅查處。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過去是信任就沒監督,一提要有人監督,就覺得組織對我不信任、領導對我不信任。其實有人監督、有人看是福,沒人看、沒人想看、沒人敢看是禍。

在被組織調查之前,朱明國已經預感到自己將被調查。在紀委工作過多年的他,深知對抗組織調查沒有意義。他告訴家人,不要試圖轉移贓款贓物、毀滅證據、或潛逃海外,這些無謂行為只會加重罪行。和許多落馬的干部一樣,朱明國到了要承擔后果的時候,才感到十分悔恨,但一切為時已晚。

朱明國(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黨和人民對紀委書記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標準也是最高的。但是我辜負了黨組織的信任,也辜負了人民的期望。我不干好事也就罷了,我還干這么多的壞事,就自己感覺到自己簡直是不可饒恕。

任何外因都不能成為貪腐的借口,人最終還是要面對自己的內心。是做一名不辱使命的執紀者,為建設更公正的社會盡一份力,還是成為一名遺忘初心的違紀者,被封存在案卷當中,走哪條道路,以哪一種身份被記住,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選擇。

王庭堅(中央紀委組織部副部長):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并向社會曝光,恰恰表明了我們打造過硬隊伍的一種決心,也是一種自信。相對于極極少數的違紀違法分子,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是信念堅定、堅守理想,這是我們這么一支隊伍的主流。

李長海,河北廊坊市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2014年他剛上任,接手的第一個案子華昊運輸集團腐敗專案,就面對很大的困難和風險。李長海頂住壓力啃下了這塊難啃的骨頭,他敢于擔當、鐵面執紀的形象,在當地深入人心。李長海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個人并不強大,但絕不能讓黨的紀律輸。王瑛,四川省南江縣原紀委書記,她在當地查辦了某公安人員玩忽職守致人死亡案、縣水利局套取專項資金私分案等眾多典型案件。面對壓力和阻力,王瑛曾這樣回答: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沒有得罪紀委書記這個稱謂。陳新寧,濟寧市金鄉縣紀委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陳新寧因為秉公辦案得罪了不少親戚朋友。在日記中,陳新寧寫道:紀檢監察工作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貧。像這樣的優秀紀檢干部,在每個時代都是紀檢隊伍真正的脊梁。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監察室副主任萬少華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國家知識產權局直屬機關紀委書記關寶蘭等3名紀檢干部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陜西省紀委、監察廳機關黨委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中央紀委在堅決清理門戶的同時,也找準了監督執紀工作的關鍵點、風險點,發現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加強紀檢機關自身建設,到了加強制度建設、實現標本兼治的階段。

趙洪祝:執紀審查,這是我們紀檢監察工作的權力核心,就是把它關進制度的籠子…

這是中央紀委的一次辦公會議,討論《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的有關問題。這部規則的制定是從2016年初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中央紀委機關18個部門和多個省區市紀委參與了規則起草,梳理現行制度、總結實踐經驗、找準關鍵點和風險點,本著盯住人看住事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提煉有效做法和具體實招,上升為制度規范。中央紀委先后召開10多次常委會議、辦公會議、專題會議研究,就各方面細節不斷深入探討,以求有效、管用。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了規則送審稿,同意將其提交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只有自身率先做到忠誠、干凈、擔當,才能真正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監督執紀問責的重任。中央紀委深知,執紀者自身絕不能置身于紀律紅線之外,監督者自身絕不能成為監督的盲點。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只有切實加強自我監督,同時將自己置于全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