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家外企聯手施壓阻止中國出臺一部法律,咋回事?

2016-08-17 08:58:26 來源: 長安劍

0瀏覽 評論0

原標題:46家外企聯手施壓阻止中國出臺一部法律,咋回事?

你眼中的互聯網世界,也許是風平浪靜,然而這只是“表象”。其實,互聯網世界一直是暗流洶涌——

中國是遭受網絡犯罪攻擊最嚴重的一個國家。2013年1月至8月,超過2萬中國網站遭到黑客攻擊,800多萬服務器受到境外的僵尸和木馬程序控制。2014年,大約2.4億的中國消費者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元人民幣。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一些境內外黑客組織發動的互聯網攻擊行動,至少影響我國境內超過萬臺電腦。互聯網安全的真實狀況著實堪憂。

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保障網絡安全,恰是《網絡安全法》呼之欲出的原因。這部新法,是今年中國互聯網領域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有些人卻坐不住了。近來,美國商會等46家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的國際企業團體聯名致函,認為《網絡安全法》增加了貿易壁壘,強烈要求依據國際貿易法規修正新網絡安全法。據說,這次抗議,可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也許有的小伙伴有點看不懂:咱們出臺一部新法,外企為啥如此“焦慮”?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外企覺得自己的奶酪被“動”了。

過去,被“超國民待遇”慣壞了的外企,早已習慣了中國網絡安全不設防的環境,希望信息在全球范圍一直保持完全的自由流動,《網絡安全法》出臺,意味著這些外企舊有的產品、市場和運營模式遭遇挑戰,這正是他們“焦慮”的原因。于是,就祭出大招——聯名致函。

為達到目的,他們精心選擇了抗議的時間點——恰逢網絡安全法草案二審于8月5日完成意見征集,即將結束中國人大三讀,而付諸實施,也就是在最后臨門一腳的緊要關頭。同時,G20會議9月初即將在杭州召開。這次施壓的時間窗口選擇,很有講究。

然而,更重要的是最終效果。過去,外企在華一旦覺得“受了委屈”,就聯手把問題政治化,屢試不爽。先是媒體炒作,再是美國政府直接施壓,已成為一貫的套路,這次也是如此。

不過,這一次針對《網絡安全法》的施壓,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通過將商業問題和產業問題政治化的靈丹妙藥可能失靈。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