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披露2016上半年財收:粵滬飆升 地區差距擴大
2016-08-08 11:16:17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財政收支反映了地方政府實力,也是地區經濟增速的晴雨表。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截至8月7日,除四川、黑龍江、西藏等省份外,其余28個省份披露了上半年財政收入情況。
從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來看,排前三名的省份并無懸念,依然是廣東(5439億元)、江蘇(4516億元)和上海(4196億元)。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廣東與江蘇收入正快速拉開,相差近千億,而上海則緊逼江蘇。
收入增速更能反映地區經濟增長潛力。上半年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遙遙領先,同比增長高達30.6%。廣東以18%的增速位居第二,遼寧則以18.6%的負增長繼續墊底,不過收入下滑速度較去年同期放緩。
28省份半年財收:粵滬飆升 地區差距擴大
廣東上海財政收入飆升
財政總收入彰顯一個地區財政實力。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各地財政、統計官網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5000億元,約5439億元,依舊穩居各省份之首。
而此前財政收入緊追廣東的江蘇,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有所放緩,與廣東差距逐漸拉大,雖然依然保持收入總額第二,但與廣東相差9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差約500億元。
上海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4000億元,排在第三名,與第二名的江蘇收入差距正在快速縮小。
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跨入3000億陣營的有兩個省,分別是浙江和山東。北京、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福建六地收入位于2000億元~3000億元之間,河北、天津、江西、重慶、遼寧、吉林、內蒙古、陜西等地收入處于1000億元~2000億元之間。山西、貴州、廣西、海南、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地收入不足千億。
上海和廣東兩地財政收入增速遙遙領先于其他地方。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1%。而上半年上海和廣東這一數字分別是30.6%和18%。貢獻廣東省三分之一財力的深圳市,上半年同比增長24.4%。
上半年收入增速超過10%的省份有河北、貴州、河南、北京、湖北、浙江、天津、甘肅和重慶。
從全國來看,上海和廣東兩地財政收入及增速搶眼,這受益于當地第三產業發達。
國家稅務總局分析稱,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稅收增長10.9%,稅收占比為58.2%,較去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新興服務業快速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39%和27.7%,成為拉動第三產業稅收較快增長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財政局分析稱,從行業來看,上半年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房地產等行業對財政收入增長貢獻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