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O2O市場“補貼”逐漸退潮 巨額補貼或不再有
2016-08-05 09:39:28 來源: 福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之后,許多市民的第一反應都是“以后補貼力度會不會發生變化”。年初以來,市民熟悉的0元洗車、外賣減免單、5元電影票、支付隨機優惠等補貼正在減少。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企業不能再用“燒錢”的方式吸引和留住客戶,巨額的互聯網補貼今后可能不再有。
“補貼”逐步減少
坐網約車貴了
“以前我都是出門打車,滴滴和快的大戰之后,習慣了通過網約車出行。神州進入福州后推行‘充100送100’活動,我就換了神州專車。之后,易到用車也來了福州,也是100%充值返現,甚至充值送電視機,我又用了易到。”昨日,市民張先生說,這幾年福州市場上網約車的補貼不少,他已習慣了以超低價坐好車出行的感覺。
然而,不少市民發現,這樣的補貼正在減少。
實際上,各大網約車平臺已經悄然降低了乘客端的補貼優惠:神州專車“充100返100”的政策,逐步調整為“充100返20”;易到的“充100返100”活動,7月起變成“50%現金+50%樂視生態大禮”;優步每公里費用則由1.5元漲至1.79元,每分鐘費用由0.25元漲至0.3元。
司機端的情況也是如此。一名網約車司機說,他在多個平臺都有注冊,現在每周的訂單量由之前的60多單增加到150單,收入卻不如以前。
“瘋狂的補貼、巨額的融資、不計成本的砸錢是網約車成長的必殺技,然而,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像滴滴、優步這樣的公司也無法承擔。”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董毅智說。優步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承認,每年在中國市場的虧損達10億美元。滴滴出行的CEO程維則表示,2015年滴滴拿出了40億美元用于“培育市場”。
福州O2O市場
各類“補貼”驟減
除了網約車領域,福州O2O(線上對線下)市場上其他補貼也在迅速減少。
在福州軟件園工作的小楊說:“2014年年底,我早上坐專車到軟件園只要4元。中午,用幾個叫餐的APP叫餐,因為免送餐費還有平臺補貼,一份午餐加上酸奶、水果只要3元錢。晚上和同事出去吃飯,好多餐館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可以給幾十元的補貼,有時候幾個人湊份子分拆訂單支付,吃飯幾乎不要錢。”不僅如此,進入傳統的賣場和大超市,收銀臺也掛出各種補貼的廣告,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優惠,也有銀行推廣自己APP的優惠,“買200返100”的優惠讓不少超市在晚上10點半還人山人海。
最近小楊卻發現,“好日子”不見了:中午用叫餐軟件不僅沒了補貼,送餐費還漲了,一頓往往要花掉她三四十元;晚上去吃飯,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已經普及,沒有哪家餐館會少收她一分錢。
“瘋狂的補貼漸行漸遠了。”省電商協會人士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尤其是今年初以來,有價值的優惠券越來越少,使用優惠券的條件也越來越苛刻,曾經多得煩人的各種外賣優惠紅包也不見了。
以旅游為例,今年暑假期間,各大在線旅游平臺雖然也有促銷,但和之前的“五折大促”“1元門票”相比,特價范圍已經縮小,0元機票、低折扣旅游線路也變成了“搶購”“秒殺”這樣的限量供應。
“資本寒冬”
或致“補貼”消失?
商家補貼消失得如此之快又如此決絕,到底因為什么?
“大家都依賴營銷手段來留住用戶,但光靠補貼已經很難像過去一樣擴張規模。”省電商協會人士說,資本市場的寒冬初現端倪,今年上半年,許多投資機構的投資數量同比出現腰斬甚至斷崖式下跌,大家都在節衣縮食準備過冬,企業后面幾輪的融資不是很理想,投資者也不希望繼續大規模燒錢。
“補貼就是市場初期發展的一個策略手段。”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表示,移動互聯網一些本地服務企業以及前期的一些商戶為了培育用戶、爭奪市場份額,會用補貼低價的方式吸引客戶,等到補貼燒錢模式的時間過去,就應該讓市場商業價值回歸理性,讓市場運作回到正軌。
(記者 江海)
相關閱讀
- (2015-12-06)閩確定法律援助補貼新標準 省級法援案件最高補貼5000元
- (2016-04-16)十條措施鼓勵臺灣青年來泉創業就業 享租房買房補貼
- (2016-06-15)福建今年高校畢業生26.2萬人 服務基層將有補貼
- (2015-09-22)福建城際軌道環線2018年形成 福州地鐵6號線2019建成
- (2015-09-23)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昨在福州開幕(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