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斷電中法核項目 業內權威稱經濟風險大

2016-08-01 19:13:09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0瀏覽 評論0

不同聲音

為什么英國新政府的態度突然轉彎?

前首相卡梅倫對該核電項目的建設傾力支持,不過其因英國公投選擇脫歐而下臺。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在兩周前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該項目,“我們將確保核電站建設按計劃進行”。

然而,新首相特蕾莎·梅顯然不是這么想的,她對于該項目的建設以及與法方的合作有自己的“算盤”。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我們會把新的‘時間表’與法方協商,在今年秋天的早些時候做出最終決定。”

梅不按常理出牌。有分析認為,這是她上任后的“第一把火”——除了作為在脫歐談判進程中故意向法方施壓的手段,也踐行了她在就職演說時的論調。當時,梅站在唐寧街10號門口高調表示:“當外資進入英國的戰略部門時,英國政府有時有必要進行干預”。

其實,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時期就流露出對該項目的不滿,對卡梅倫推進該項目的熱情不以為然。英國前商務大臣文斯·凱布爾(Vince Cable)在接受英媒專訪時也表示,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梅對中國國企參與英國核能建設表示異議。目前,梅尚未對凱布爾的說法予以回應。

梅的首相幕僚長尼克·蒂莫西(Nick Timothy)此前也極力反對該項目。2015年,蒂莫西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根據政府內外安全專家的意見,中國參與這個項目,便可進入計算機系統,這會給中國人機會,他們將有能力阻礙英國的核能生產。他表示,這令人感到很擔心。

面對英國政府出人意料的決定,英國的行業工會表達了不滿。

規模最大的英國聯合工會成員凱文·科因表示,延后推進核電項目將帶來就業崗位的損失,進一步拖累英國經濟增速。“任何進一步的延遲或倒退,將拖累經濟增長。”科因說,“也將危及這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帶來的數千的技術崗位。”

工黨影子內閣的能源大臣嘉德納(Barry Gardiner)直言不諱地說:“這項本應該惠及英國民眾的建設如今已陷入一片混亂。”他還指責政府對項目停工的欲蓋彌彰,“政府推廣這一項目已有2年多了,但顯然如今沒有B計劃。”

不過,嘉德納也對項目的造價持有異議。有數據顯示,建造該項目的最終成本將達到300億英鎊,發電成本也遠高于預期。但嘉德納表示,更傾向于改進這一建設計劃,而不是完全叫停。

投資的經濟算盤

一直以來,關于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的爭議從未停歇。支持者認為,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對滿足英國的能源需求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在2023年之前,英國現有的大多數核電站都將因老化而關閉;反對者卻認為,該項目在戰略、環保和技術等層面上,都存在眾多問題。

2015年9月,英國當地媒體曾發表一篇題為《我們支持核電,但欣克利角C應該被拋棄》的文章稱,該項目“在經濟上不科學”。

EDF同樣有這樣的擔心。今年早些時候,為了回應EDF內部工會以及管理人員的強力反對,EDF企業委員會決定請企業外部專家審議英國核電計劃的可行性。

今年3月初,EDF的首席財務官托馬斯·皮克馬爾曾向公司高層請辭,原因是在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上與公司的分歧無法彌合。他給出的理由是,在目前工會代表持續對該項目高昂造價日益表示不滿的情況下,公司不應當匆忙推進該項目,而且推進該項目會令公司的財務狀況面臨巨大風險。

由于法國政府握有EDF84%的股份,此事還驚動了法國經濟部長馬克隆。他曾在今年4月表示:“欣克利角C核電站兩座核反應機組的投資額相當于EDF一年的投資額。這項投資不會改變法電的財務軌道。”

他再次排除法國退出這個中法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首個重大項目的可能。

馬克隆還表示:“這個耗資巨大的計劃將是推廣法國技術的機會,這對法電集團立足英國是必需的,將可保存和保護國家核能工業的技術。”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