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規:航班因天氣等原因延誤旅客自理食宿
2016-07-22 08:31:33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0瀏覽 評論0條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到3月,北京首都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71579架次,出港準點率73.50%,起飛平均延誤時長27.65分鐘。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頻繁出現呢?來看看近幾年國家民航局公布的數據:
2015年,全國客運航空公司共執行航班337.3萬班次,其中正常航班230.5萬班次,不正常航班99.9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68.33%。航班不正常的比例中,空管原因占30.68%,比上年增加5.35個百分點;天氣原因占29.53%,比上年增加5.19個百分點;航空公司原因占19.1%,比上年下降7.31個百分點;其他原因占20.69%,比上年減少3.23個百分點。
2014年平均航班正常率為68.37%。空管原因占25.3%,天氣原因占24.3%,航空公司占26.4%,其他原因占24.0%。
2013年平均航班正常率為72.34%。流量原因占27.6%,天氣原因占21.8%,航空公司原因占37.4%,其他原因占13.1%。
對比近三年的數據,至少可以直觀地得出兩個結論:
1.航班正常率在逐年緩慢下降;
2.在航班不正常比例中,航空公司原因所占比例在快速下降,天氣原因、空管原因所占比例在快速上升。
這意味著,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的比例在快速上升,按照去年的數據,超過6成的航班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免于擔責。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觀點:
明年乘飛機出行將感受到哪些變化?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造成航班延誤的原因比較多。近年來,航班次增長很快,空域比較緊張,一些很小的干擾因素都可能造成航班延誤。
近年來,航班延誤或取消后,航空公司免費給旅客提供食宿服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普遍的做法。
李曉津介紹,現在航空公司給旅客免費提供食宿,更多是一種贈送、福利。本世紀初的時候,關于航班延誤就有過一個規定:非承運人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或取消,就規定承運人不提供食宿。相比較而言,《規定》里面只是多了空中管制等原因。
對此,一位經常乘飛機出差的白領小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出了他的看法,經常碰到航班延誤的情況,航班取消的情況也偶有發生,碰到這種事情旅客本身都會很著急,即便提供食宿一些旅客的情緒都比較大,如果航空公司不提供食宿的話,旅客更難接受。
此前,一位某國有航空公司的人士就曾指出,在航空業內部,天氣等非航空公司因素造成的延誤不進行補償一直是條默認的規定,各航空公司有關航班延誤補償標準的規定中也會申明這一點。“實際處理中,有時候乘客不理解,會采取一些過激的行動,航空公司出于息事寧人的考慮,有時也會給予一定經濟補償”。
另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稱,讓旅客自費食宿,實際中可能難以執行,很可能引發或加劇旅客與航空公司之間的矛盾。
“航空公司是否會繼續贈送免費食宿,取決于成本的博弈和航空公司之間的博弈,低成本航空公司繼續贈送的可能性不大。當然,考慮到客戶的粘性,個別航空公司單方面取消贈送也會帶來客戶流失的危險”,李曉津說,隨著航空公司越來越多,加上高鐵的競爭,國內航空公司更愿意提供更良好的服務,這是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