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戰場”轉到成都 人民幣逃一劫日本遭殃

2016-07-22 07:32:47 來源: 鳳凰財經

0瀏覽 評論0

鳳凰財經訊(記者易典)6月24日,改變英國國運的這一天。鳳凰財經在連續48個小時的退歐公投直播中,見證了英國選區一個個“淪陷”,英國意外倒向退歐結局。金融市場坐上“過山車”,英鎊一夜暴跌10%。然后,卡梅倫下臺,女首相上臺,改組內閣,商量退歐。

英國退歐“戰場”轉到成都 人民幣逃一劫日本遭殃

退歐后的英國報紙頭條:“我們退出”

一個月后,7月23日,英國經濟掌門人開始和歐盟高官坐下來談退歐。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次會談的地點不在布魯塞爾,不在巴黎,不在法蘭克福,而是在遠離退歐紛爭的中國成都。

7月23日至7月24日,G20第三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成都舉行。這是9月G20杭州峰會前的最后一次部長級磋商,也是今年財長會議的收官之作。

此次成都會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搶了幾個“第一”:

英國新任財政大臣的國際“首秀”;英德財長第一次正面交鋒;英國退歐之后國際財經掌門第一次齊聚;日本刺激計劃出爐后日美財經首腦第一次會見......

英國退歐“前線”轉到成都

圍觀“看熱鬧”的俄羅斯副財長謝爾蓋•斯托爾恰克在會議3天前就迫不及待向媒體透露:“英國脫歐將是G20成都會議的主要議題。”據日本共同社預測,日本、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匯聚一堂探索合作,以避免英國公投脫歐的負面影響繼續擴大。彭博援引加拿大官員報道稱,G20公報可能會應對英國脫歐議題,G20將討論英國脫歐對歐盟和貿易有何種影響。

英國退歐“戰場”轉到成都 人民幣逃一劫日本遭殃

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

在成都,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將首次在國際上亮相,也將第一次與以強硬著稱的德國財長正面交手。

此次英德財長見面“火藥味”濃厚,爭論的焦點是英國能否進入“歐盟單一市場”。顧名思義,單一市場是指歐盟如同一個國家,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在其內部自由流動。

英國新財長上周公開“求情”,希望英國金融業能進入歐盟單一市場。

倫敦是歐洲金融中心,而資本自由流動是金融的基礎。一旦限制歐盟與英國之間的資本流動,對倫敦發達的金融業來說,可謂“釜底抽薪”,或將導致金融機構將歐洲總部撤出英國,倫敦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或將拱手相讓給巴黎或法蘭克福。

然而,對于英國的“示弱”,德國財長秉承了德意志的強硬傳統--不妥協。他表示,權利和義務應統一,不能一邊享受歐盟單一市場的特權,一邊拒絕在移民問題上妥協(編者注:公投退歐派的主要理由之一是難民問題將損害英國,移民問題是退歐派和留歐派的主要分歧)。

英德財長“隔空傳話”,吵得轟轟烈烈。他們在吵了半個月后,終于將在成都“短兵相接”,第一次面對面談判退歐之后的安排。

除了與德國財長談判,英國財長的國際“首秀”還需直面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財經掌門人,解釋新首相的退歐方案。

作為一個留歐派,他要向全球財經大佬解釋頂頭上司、“撒切爾二代”(編者注:英國媒體給英國女首相特麗莎梅的綽號)關于退歐的強硬態度。還要教大佬們做一道閱讀理解題,題目叫:“如何理解她說的‘退歐就是退歐,不會再有第二次公投’?”

在英國退歐公投的第二天,英國請愿網站已經征集到超過100萬的簽名,超百萬人要求第二次退歐公投。

當然,我們也不用為英國財長操心。他雖然剛出任英國財政大臣,但在過去的三年里先后擔任過交通大臣、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外交手腕嫻熟。

英國退歐“戰場”轉到成都 人民幣逃一劫日本遭殃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出訪德國時,與默克爾共同召開記者會

至于英國退歐談判是否會在成都取得重大進展?并不樂觀。英國新首相在訪問德國時明確表示,英國將不會在今年年內開啟正式的脫歐談判。連時間都不確定的談判,又何談成果?

或許英國財長來成都會議是為了分發“退歐牌定心丸”,告訴全球大佬:英國一切都好,請放心的和英國做生意吧!退歐的事以后再說。

英國財長此次訪華可謂“一石二鳥”:不僅要在成都傳遞退歐信息,更是提前一天到達北京,與中國政府“拉關系”,拉動更多中國投資,強調英國市場持續對中國資本開放。英國退歐半個月后,中國用資本表達了對英國的信心。萬達集團旗下AMC院線宣布以9.21億英鎊并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 & UCI院線,這是英國退歐后首個大型跨國并購。

人民幣“逃過一劫”

英國退歐“戰場”轉到成都 人民幣逃一劫日本遭殃

上海會議上周小川樓繼偉“私聊”

5個月前,今年2月G20第一次財長會在上海舉行。恰逢開年不利,一月A股熔斷匯股雙殺,二月全球市場暴跌。人民幣貶值成眾矢之的,美財長廣而告之:“中國保證沒有讓人民幣大幅貶值的計劃。”G20上海公報也重申:避免競爭性貶值。

到了天府之國--成都,一切都變了。歐洲深陷難民泥潭;英國體味退歐之殤;法國遭遇18個月來第7次恐襲;埃及毫無防備慘遭政變;日本已經快淪落到靠“直升機撒錢”;美國眼睜睜看著史上最“奇葩”總統候選人誕生卻無力阻止。

唯獨中國,也只有中國,一切看起來都不錯。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但并沒有引起資本外流和市場恐慌,6月外匯儲備不降反升。經濟數據樂觀:中國二季度GDP增速達6.7%,勝于預期。連一向謹慎權威的IMF也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至6.6%。

路透社直言:“對東道國中國而言,成都會議對它的關注度可能會比2月G20會議時要低。”香港《南華早報》的專欄調侃:“這次周小川和樓繼偉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他們不用再面臨2月那樣的艱難談話。相比上海,成都會議容易多了。”

更難得的是,連“人民幣貶值”這種保留議題也不會在成都重點討論。本輪人民幣走低跌破6.7,并沒有激起國際對中國采取競爭性貶值的質疑。

“隨著時間推移,人民幣在一點點波動,但我不認為這會是目前困擾G20決策者的事情,”匯豐控股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說:“大家似乎都有一些共識,即中國并沒有試圖通過貨幣貶值來積極爭取市場份額。”

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有所緩解。路透社援引參與G20的一位歐洲官員:“我們也會討論中國問題,但多數G20國家相信,中國將能夠設法實現軟著陸。”

當然,在G20這種國際性會議上,中國總會遭遇幾個“坑”。這次不能用人民幣“坑”中國了,美國試圖換成“過剩產能”這個坑。在今年5月的第八屆中美戰略論壇上,中美就過剩產能問題有國激烈交鋒。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財長雅克布盧預計將敦促G20在應對全球工業產能過剩的緊迫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張永軍表示,中國對美國也有自己的訴求。中國或會要求美國在做出貨幣政策決定時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其政策行動不應只考慮自身經濟情況,還應考慮全球的經濟情況。

翻譯成通俗語言來說:美聯儲別一意孤行加息,就算要加息也要通知我們一聲,給點信號,別搞突然襲擊!

至于美聯儲是否接茬,或許周小川和耶倫會在成都談條件。耶倫2月來到上海,這次是否會在成都發聲,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