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醫院迎二孩生育小高峰 門診量同比驟增50%

2016-07-18 10:17:23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產婦人數,廈門市婦幼保健院調整了診療流程。記者 唐光峰 攝

應對措施

優化診療流程

目前,廈門市有助產機構30家,婦產科執業醫師625人,開放產科床位1385張。廈門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說:“‘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加強動態監測,根據實際需求適當調整增加產科床位以及相應的保障,并加強產科和兒科醫護人員的引進、培養。”

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產婦人數,廈門市婦幼保健院調整了診療流程,希望通過“一站式服務”盡可能減少孕婦排隊的時間。張雪芹說:“孕婦來了后轉卡,之后在 門診量完血壓和體重,以及宮高腹圍,接著進診室,然后去檢驗科。讓患者盡量減少在門診滯留的時間,科室集中力量管理重癥人群。”

湖里婦幼也在診療流程上進行了優化。李春鶯說:“我們對門診進行了分流,第一天來我院的孕婦可以先抽血再問診,抽完血后孕婦邊吃早餐邊等報告,這樣解決了孕婦到上午11點還無法吃早餐的情況,也避免了扎堆看診和抽血的現象。”

加快床位周轉

床位方面,今年不少醫院加快了床位周轉,以此服務更多孕產婦。張雪芹說:“在市婦幼,正常生完24小時就走了,剖宮產三天就走了。”

除了加快床位周轉,7月起湖里婦幼保健院開始增加床位。同時,產科護士和醫生均有小幅度增加。

增設咨詢門診

高齡產婦生產比較容易出現并發癥,不少醫院通過增設再生育咨詢門診來應對。具體的服務有提供咨詢、孕前檢查、風險評估等,為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針對性的孕前再生育風險評估。

高齡孕產婦人群增多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帶來的不僅是孕產婦數量的增加,還有孕產婦年齡的提高。據廈門市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數據,廈門目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已婚育婦女約33萬人,其中“60后”“70后”占了近60%。

醫學上一般將35歲以上的產婦歸為高齡產婦,高齡孕產婦出現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的風險將增大,常見的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懷孕生產的風險較大。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年底至今,市婦幼保健院接診的包括高齡孕產婦在內、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婦,和上年度同期相比增加了近三成。張雪芹說,市婦幼保健院 產科一區是危重癥病區,接納的孕產婦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上。在產科一區內有多名伴有高血壓、甲狀腺功能失調、糖尿病等癥狀的產婦,其中年齡最大的產婦為 54歲。

在這些高齡孕產婦中,不少是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再次懷孕的,她們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此外,高齡孕產婦是出生缺陷高危人群,高齡產婦生育的寶寶有1/350到1/250的概率患上唐氏綜合征,遠高于年輕產婦。

高齡婦女想要懷二胎,懷孕前須嚴格做好產檢,評估自己身體的各項機能。若患內科病,如甲亢、糖尿病、肝病等,一般建議治愈之后再受孕。如果女性產檢合格,應盡早懷孕,孕后做定期保健,尤其是重視補血補鈣,建議產婦多喝牛奶補鈣,并注意情緒調整。

(記者 吳雪瑩 實習生 朱藝芳 通訊員 朱春雷 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