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里斯·約翰遜任英國外長 中國要和這三俗人打交道了
2016-07-14 21:28:49 來源: 鳳凰資訊
0瀏覽 評論0條
特蕾莎·梅(左)就任英國首相,立刻任命鮑里斯·約翰遜為外交大臣
支持“留歐”的前內政大臣,特蕾莎·梅,在走向英國首相的路上,贏得了突然的勝利。由于競爭對手宣布放棄,她被女王任命為英國第76任首相。
因為她堅強果斷的執政風格,有人說她是鐵娘子;因為喜歡豹紋高跟鞋,她也被稱為時尚達人;她不斷收緊簽證政策,被中國留學生稱為“女魔頭”。關于她的文章已經不少,我們需要的就是觀察她的行動。
一上臺,她就立即任命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擔任外交大臣,讓外界大跌眼鏡。要知道,鮑里斯·約翰遜的大嘴程度堪比川普,發型更是尤其地像。
這樣的人能當好外交大臣么?尤其是知道他的種種故事之后。
與嚴謹果斷的新首相相比,不修邊幅、不拘小節的鮑里斯,常常被稱為“政治怪咖”。約翰遜是“脫歐派”的中流砥柱,也是脫歐之后最熱門的首相人選,要不是被盟友捅了一刀,恐怕身居相位的是他才對。
當然,他接獲任命后非常高興的表示:“英國將迎來大把機會與歐洲和世界的關系變得更好,我很榮幸能在其中發揮作用。”
然而,上任不到一天,就被美國媒體發現,這位大嘴遠超川普,曾經把希拉里·克林頓形容為“精神病院的施虐狂護士”(sadistic nurse)。他還形容:到訪紐約的唯一風險就是遇到川普,令人尷尬的是,在他走在紐約街頭的時候,一位女孩走向他,然后問到:“嘖嘖嘖,你丫是川普么?”他表示那種感覺太糟糕了。
卡梅倫的帶頭大哥 放蕩不羈愛自由
約翰遜的曾祖父擔任過奧斯曼帝國的內政大臣。后來,約翰遜的爺爺逃到英國,用了妻子的姓氏“約翰遜”,他們家的關系相當錯綜復雜,除了和王室有關系之外,而他本人和前首相卡梅倫還是遠房表兄弟。
約翰遜生于紐約,今年52歲。他之前還是一位美國公民,到2015年2月才放棄這一身份。他還常開玩笑說自己“有可能當上美國總統”,川普的勢如破竹證明,他這話還是蠻靠譜的。
早年隨父母遷徙世界多國之后,約翰遜進入伊頓公學讀書,后來進入牛津大學,和卡梅倫、前財政大臣奧斯本是校友,還都屬于臭名昭著、狂飲爛醉的布靈頓俱樂部的一員。但是,據報道,當約翰遜以大哥的身份在牛津校內胡鬧的時候,卡梅倫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弟。
紅圈圈里就是大哥約翰遜
大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記者。不知道是不是在牛津主修古典文學的原因,他在講話時常常引用維吉爾、荷馬的詩句,可能是玩的太溜,在《泰晤士報》工作時,編造了一段引語,遭到開除。
但他又出現在《每日電訊報》中做到首席政治專欄作家,由于刁鉆、機智和諷刺的風格深受喜愛,他在《每日電訊報》寫專欄一年可以拿到25萬英鎊,他則說“這不過是一筆小錢。”
直到今天,鮑里斯都沒有離開媒體圈,還在BBC主持一檔訪談類節目,憑借卓越的搞笑天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深諳媒體和公眾的心理,善于拋出餌料來喂他們。嗯,這很川普。
“出糗大師”和道歉王
鮑里斯·約翰遜的糗事是在是太多了。
年輕時代的鮑里斯·約翰遜和前妻
在自己的婚禮上,他錯穿了別人的褲子,丟失了結婚戒指;頭版的大標題中,他錯把“足球”寫成“橄欖球”
2001年約翰遜當選議員,但同時也在《旁觀者周刊》中做主編。2004年任保守黨副主席,成為保守黨前座議員。但是后來和女性采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并且試圖撒謊,因此被解除議員職務。
2004年,英國被伊拉克綁架的人質肯·比格利遇害,《旁觀者周刊》發表社論批評其家鄉利物浦沉溺于“受害者的境遇”,作為主編,他被勒令向全城道歉;
然而大嘴沒有停下,他還在專欄里稱歡迎外賓的非洲人“搖旗子的黑小孩”(一種蔑稱),并稱部落勇士有一張“西瓜笑臉”,并為此道歉。
西方人長期以來的偏見,認為非洲人都特能吃西瓜。譏諷人家是吃瓜群眾當然要道歉。
2006年,他批評保守黨黨魁選舉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弒君和食人狂歡”,這個評價觸怒了巴布亞新幾內亞人,要求他去親自看看。隨后他因為該言論向該國道歉。
和川普一樣,約翰遜歧視女性的言論也有不少,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他說女排運動員像“閃閃發光的水獺”,此外,他曾經受到不尊重女性同事的指責。他形容自己的一名女同事是“經濟文盲”,對絕大多數女同事以“親愛的”相稱。
約翰遜和兔女郎
2013年,鮑里斯還“開玩笑”稱,女人進學校只是為了找老公。引發眾怒。
由于不靠譜導致的失言太多,約翰遜自己都說,看來要舉行一個“全球道歉之旅”了。
當然,在意識到問題后,他把自己的粗魯表現為率真,把口無遮攔視為真實,他高調戒酒,一副頑皮小男孩的“萌態”很容易誘惑女性選民。甚至還有這樣其樂融融的互動:
他向女人索吻:“我覺得你太漂亮了!”現場有的女人會起哄:“鮑里斯你肯娶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