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共追回71名外逃人員 3名“百名紅通人員”歸案
2016-07-14 15:16:00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6月22日19時10分,“百名紅通人員”之一、原福建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財務人員唐東玫從澳大利亞到達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回國投案自首。同一天,外逃美國的福建七建集團招標中心原主任劉漢偉也回國自首。
隨著唐東玫、劉漢偉歸案,福建省追逃追贓工作再獲實質性進展。自2015年開展“天網”行動以來,福建省共追回涉嫌外逃人員71名,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13名。福建省4名“百名紅通人員”中,除徐聰榮外,黃水木、詹再生和唐東玫已先后歸案。
據悉,省委、省紀委把追逃追贓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抓好落實,今年初以來連續召開省委常委會議、省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專題會議、省紀委常委會議、全省追逃追贓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上級精神,研究部署推進追逃追贓工作。
為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省政府專門安排追逃追贓專項經費500萬元,為推進“天網”行動強化后勤保障。以省委反腐辦名義印發《福建省追逃追贓工作責任分解書》,建立追逃追贓聯席會議制度、工作通報制度和聯合督查制度。
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共享信息資料,整合偵查手段,強化社會管控,形成追逃追贓的工作合力。檢察機關確定20起在逃人員重點案件,要求各設區市檢察院主要領導牽頭,逐人制定緝捕方案和沒收違法所得方案;省公安廳等成員單位研究制定追逃績效評估辦法,明確提出追逃工作目標,實時通報進展情況,有效推動工作;法院運用寬嚴相濟政策,為勸返工作掃清障礙;各級追逃辦對外逃人員實行臺賬式管理,做到“一人一方案、一案一班組、定期抓落實”。
據介紹,福建省建立追逃追贓協調機制,逐級組建追逃辦,壓實責任、傳導壓力。今年初以來,省追逃辦領導帶隊,分別到外逃案件重點地區開展專項督導,對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逐案分析排查,明確追逃思路。上半年,全省共追回涉嫌外逃人員20人,同比上升54%;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6人,同比上升200%。
“我們全面收集外逃人員社會關系、生活軌跡、隱藏地點和活動方向,及時調整追逃策略。”省追逃辦負責人表示,在追逃手段上,堅持緝捕、勸返、遣返多管齊下,有的將出境緝捕作為突破案件的主要手段,彰顯紀律和法律的威嚴;有的優先采取勸返手段,選準能夠發揮作用的中間人,精準判斷規勸投案時機。比如,公安機關對“百名紅通人員”黃水木的關系人分六類開展排查,共摸排境內外關系人近千人,準確分析其生活嗜好、心理動態等情況,為成功勸返奠定堅實基礎。
有關部門根據實際將勸返工作作為追逃主要手段,動員外逃人員的親屬、同事、同學、朋友等,以及在境外的華僑華人,全面摸排線索,掌握社會活動軌跡,找準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的人員開展勸返。2015年以來追回的71名外逃人員中,勸返37人、出境緝捕8人、遣返3人、異地起訴1人、邊控觸網及境內緝捕22人。今年全省追回的6名涉嫌外逃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全部都是通過勸返歸案。
在勸返唐東玫過程中,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先后3次與其本人直接通電話,講明形勢,分析利弊,勸其盡早回國投案。省追逃辦負責人接見了唐東玫的家屬,就唐東玫回國自首的具體事宜充分溝通意見。
此外,福建省還發揮海外僑胞多、華僑社團組織緊密、在當地人熟面廣的獨特優勢,通過海外僑團、商會等民間組織摸排外逃人員基本信息及社會關系,廣泛開展思想動員、政策宣傳和鄉情感召。聯合省僑聯等部門建立涉僑案件溝通協調機制,關鍵時刻發動愛國僑領出面承諾提供擔保,促進成功勸返,節約司法成本。
既“追”又“防”,福建省有關部門強化人員管控,堅持以防為先。2015年以來,省紀委共對81名涉案人員采取邊控措施,切實防止人員外逃;出臺《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實施辦法》,建立備案信息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件情況的通報機制。省委組織部牽頭開展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照專項治理,嚴肅處理了一批違規辦證問題,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因私出國(境)證件的單位保管率達99.22%。(記者 何海銘 通訊員 陳金來 吳志新)
相關閱讀
- (2015-09-02)福建國企技術人員離崗創業 3年內可保留人事關系
- (2016-02-25)在逃人員隱姓埋名送外賣為生 吸毒被抓露出案底
- (2016-06-21)福建七類人群居家養老由政府埋單 配社區養老人員
- (2016-06-22)探訪未成年戒毒人員:花季之殤 他們為何走上吸毒道路
- (2016-06-23)唐東玫回國投案自首 福建4名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名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