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法最快明年通過 百萬房產或每年5000元

2016-07-06 20:47:31 來源: 財經網

0瀏覽 評論0

房產稅與房地產稅

目前很多人依然在混淆使用“房產稅”和“房地產稅”兩個概念,事實上從近兩年國家正式文件或相關主管部門的言論中,都是使用“房地產稅”這個概念。

上海重慶兩地的“房產稅”擴大征收試點,在當時市場過熱情況下倉促出臺,行政推進色彩濃厚,但實際執行效果差不明顯。無論是上海的增量征收還是重慶的高端存量征收,其實際征收稅額和兩市的是住房規模遠遠不相配。“房地產稅”是以一個新稅種的面貌出現,近期討論的基點都應是房地產稅的立法改革,只有進入立法的軌道,相關改革才會名正言順。

征收難度重重

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曾表示,中國的房地產稅,是土地國有制下對私人住宅征收的財產稅,這在國際上難以找到借鑒先例。即便將來全面開征,規模也遠不及私有制下的房產稅規模大小。此外,因為目前全國房地產投資持續放慢,加上銷售難度大,且住房庫存多,也給征收房地產稅帶來影響。

房產稅如何影響房價?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微信公號“光遠看經濟”中表示:我的基本判斷就是,房地產2016年完成立法、2017年正式全面實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何也?緣于房產稅的復雜和在房產稅基本問題上共識的欠缺。經過10多年的爭論,無論是征收目的,還是征收環節等基本的問題分歧越來越大。

房產稅的當務之急是通過廣泛的討論,形成基本的共識,最起碼應該討論清楚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房產稅征收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抑制房價,抑制投機,還是為了給地方增加穩定的收入稅種;

第二,房產稅與房地產領域其他稅收的關系如何。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思路是出臺房產稅,同時合并其他稅費。近幾年關于房產稅的改革,卻悄然轉換成“增稅”的思維,只談房產稅,不談合并或者取消其他的稅費。如果房產稅的改革只是增加一個新的稅種,這意味著在已經很重的房地產稅收上再加稅;

第三,房產稅和土地出讓金的關系如何。在房產稅立法的時候,應該明確回答,征收房產稅后,土地出讓金是取消還是照收?

第四,房產稅是財產稅還是調節稅。如果是財產稅,除了法定減免的情形,要對每一套房產征收。如果是調節稅,房產稅究竟能不能調節房價?

筆者研究了很多國家房產稅的征收目的,大多就是為地方征收提供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但就房價的簡單邏輯而言,供需關系、土地制度、投機因素、貨幣供應等等,都可能影響房價。房產稅本身可能會影響房價,但不會成為影響房價走勢的決定性因素。

房產稅是一項重大的改革工程,影響遍及政府、開發商和每個民眾,應嚴密論證,慎重推行,不能為了某種功利主義目的急于推出。特別是,絕對不能為了政府短期的增收目的而征收。在對于房產稅的目的,房產稅的設計,房產稅的具體制度細節都還存在巨大分歧的時候,就輕易斷言這兩年就開始實施,實在是違背基本常識。

最后我想說,一些專家不斷出來預測房地產稅法通過的原因,我的判斷,一些人想參與這個立法而已,參與某個立法,以后就可以在這個領域進行很多的解釋工作。這是中國一些專家不提減稅,而經常提加稅的立法建議的主要原因。

房產稅該收多少?

知名學者齊俊杰在微信公眾號“齊俊杰”中說,據國泰君安報告,當房產稅的稅率為1%的時候,刨除每人20平米的免征額,那么全國范圍內相當于,地方政府賣地收入的18%,如果不考慮免征額,也僅僅占賣地收入的45%,而如果要跟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持平,房產稅的稅率需要定在2.2%,如果算上免征額的20平米,那么更是要高達6%。

這是什么概念呢,以北京為例,如果一家三口在100平米的房子里,大概四環外,價值是500萬元。如果不算免征額,這家人一年需要交納的稅大概是11萬元,如果要是算免征額,對超標的40平米征稅,也需要交納12萬元。如果你多出一套100平米的500萬的房子,那么也就意味著你必須一年租出30萬元,一個月2.5萬元的房租,否則就是虧本的。那個時候,房子不再是你甜蜜的資產,而成為了一種恐怖的負擔。

可見,如果房產稅替代賣地收入,成為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那么事情或許變得非常可怕,人們會拋售房子,銀行貸款很可能收不回來,房產泡沫破滅。對這些情況,顯然國家和地方還有銀行都還沒準備好。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