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帶來最前沿的科技體驗 滿眼皆是“高精尖”
2016-06-19 10:54:06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條
智能化立體農業,上面種植蔬菜,下面養魚。
軌道交通產品
“打包”亮相
昨日,中車唐山公司攜軌道交通的先進產品亮相“6·18”。展出的模型除了福州地鐵1號線B型鋁合金地鐵車輛,還有出口阿根廷的米軌內燃動車組、出口土耳其的輕軌車輛、世界首列商用氫燃料混合動力100%低地板有軌電車,讓人大開眼界。
據了解,米軌內燃動車組,是世界各國廣泛用于非電氣化鐵路的動車組產品,在泉州開發的適應不同軌距、不同運行環境、不同速度等級的內燃動車組,已出口到亞洲、非洲、歐洲、南美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首列商用氫燃料混合動力100%低地板有軌電車,在國內外首次采用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動力電池混合的動力系統為車輛提供牽引和輔助供電,完全不依賴于受電弓供電,實現了零排放和全程無接觸網運行模式。車上應用的動力電池箱綜合冷卻和燃料電池系統余熱利用兩項技術,為國內外首創。
“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很熱門
昨日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不少專業展商都沖著“新材料之王”石墨烯而來。
“只要混合一定比例石墨烯,原材料的性能將發生極大改變。”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納研究院教授呂苗告訴記者,石墨烯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知材料最輕、最薄、最硬的納米材料,幾乎完全透明,它是目前散熱效果最好的材料。
呂苗說:“采用石墨烯散熱片的電燈,成本可節省30%左右,而且重量比傳統的鋁制品還輕,散熱效果更好。”
身為福州人的朱授恩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生,他用自己設計制造的高溫爐制備出高質量石墨烯,可推動石墨烯這一新型材料的低成本、規模化制備。
石墨烯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高強度,它可廣泛運用在生活和軍事領域。昨日,朱授恩帶來號稱“扎不破”的輪胎,它在原材料的基礎上加入一定比例石墨烯,強度可大大提升。或許不久后,有車族就可不再為換輪胎煩惱。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