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與泉州關系添新證據 泉州進士徐升堂聯姻鄭和之妹

2016-05-06 11:32:18 來源: 東南早報

0瀏覽 評論0

專家認為,這說明泉州與鄭和關系密切,也為泉州“海絲文化”研究提供新證據

明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堪稱“大航海時代”的先驅。眾所周知,鄭和與泉州淵源甚深,在他多次的遠洋航海活動中,均與泉州有密切的聯系,留下了多處歷史文化遺跡和豐富的民間傳說。

5月2日,“鄭和與泉州關系新證”座談會在泉州舉行,泉州多個姓氏代表和多位專家學者共30余人參加。會議透露,明永樂年間泉州的進士徐升堂娶了鄭和的妹妹為妻,其胞弟、舉人徐陟的后人也有二位娶馬氏女性為妻。專家認為,徐鄭兩家的聯姻進一步說明了泉州與鄭和關系密切,也為泉州“海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證據。

鄭和與泉州關系添新證據 泉州進士徐升堂聯姻鄭和之妹

鄭和(馬和)

鄭和與泉州關系添新證據 泉州進士徐升堂聯姻鄭和之妹

昆陽州馬和侍衛之妹

鄭和與泉州關系添新證據 泉州進士徐升堂聯姻鄭和之妹

泉州進士徐升堂

緣起 一篇文章引出徐鄭聯姻舊事

座談會的召開緣起于一篇文章。去年,《海交史研究》第2期刊載了由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徐恭生所作的《鄭和與泉州關系新證——族譜里的鄭徐聯姻》一文,文章結合族譜、縣志以及與鄭和有關的史料,論述明永樂年間泉州進士徐升堂與鄭和妹妹聯姻的舊事。

2011年6月,徐恭生參加第三屆海峽百姓論壇,并獲贈《臺灣嘉義泉郡安平徐狀元巷族譜》。根據族譜的記載,徐升堂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徐晦的二十七世孫。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晉江人徐升堂已經53歲,那一年他高中進士,后官銜至內閣中書。中書是文官,相當于是根據皇帝的意見寫文件的人。

據記載:徐升堂“配昆陽州馬和侍衛之妹”。換言之,徐升堂的妻子是鄭和的妹妹。其中,“昆陽州”指的是云南昆陽州(今晉寧),“馬和”就是鄭和。

史料 明代泉州進士娶鄭和妹妹為妻

根據史料的記載,鄭和原名馬和,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陽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馬和兄弟姐妹共6人,他排行第三,乳名三寶,故世稱三寶太監。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在昆陽明軍和元軍作戰中,鄭和的父親馬哈只在戰亂中不幸喪生。當時,明軍有把當地兒童擄去服役的風氣,鄭和也被擄去宮廷當侍從,時年僅13歲(又有說12歲)。后來,鄭和在“靖難之役”建立了卓著功勛,升為內功監太監。

《馬公墓志銘》記載,鄭和自幼有才志,侍奉天子,后被賜姓“鄭”。大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委任鄭和為水師總兵官,統領兩萬余人,百艘巨艦七下西洋。這時鄭和的妹妹也從云南接來住南京馬王府。

徐升堂與鄭和妹妹婚后在南京生了兩個兒子,分別是徐薈清和徐薈源,一家人住南京徐厝巷。不過,徐升堂夫妻晚年仍回泉生活,葉落歸根,死后與其父母葬在泉州城宮山鯉魚穴。

據國際鄭和研究專家鄭一鈞、徐作生兩位專家考證,究竟哪一個妹妹嫁給徐升堂進士不得而知,但從年齡上來看,大體都可相匹配。

考證 徐鄭后裔抵抗侵略促團結

與此同時,徐恭生考證認為,徐升堂胞弟徐陟的孫子徐仲賢,娶的也是昆明馬氏。

據《臺灣省通志》和《閩臺百家姓·徐姓篇》記載:徐姓入臺始于明末清初,主要來自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其中,清初,泉州人徐公演族裔隨鄭成功的軍隊入臺。這個徐公演,是徐晦三十五世孫,他的后裔徐驤,在清末甲午戰爭后成為臺灣抗日義軍將領,深得人民敬仰。

徐恭生說,史實簡單明了,也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即云南一些回民曾隨鄭和下西洋而來到泉州繁衍生息。“徐馬兩家聯姻在泉州影響深遠,促進了回、漢兩族的友好關系,他們的后裔繼承了鄭和打擊海盜、倭寇,抵抗侵略,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團結”。

專家 徐鄭聯姻 為海絲文化添“新證”

當天座談會上,福建徐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徐鼎潤作《探討泉郡華洲族裔與鄭和關系》的報告,引起與會者熱烈發言。

泉州方志委相關人士認為,“《海交史研究》中徐恭生教授的論述,為泉州海絲文化增添了一項重要新證。”

“泉州考古癡”劉志成指出:“鄭和下西洋與鄭和妹妹嫁給晉江進士徐升堂,徐馬兩家聯姻在泉州影響深遠,值得重視宣傳。”

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說,“恭生教授治學研究嚴謹,他從歷史的角度結合族譜和文獻志書的記載,論述了鄭和與泉州的關系新證。”

■相關鏈接

鄭和下西洋為尋建文帝?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起兵到1402年6月攻破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他一心想要鞏固自己的皇位,接連削廢了五個藩王。面臨削藩威脅的燕王朱棣,靠自己擁有的一支強大軍隊,以“靖難”為名,興師南下,攻取了南京,自此建文帝下落不明。在“靖難之役”期間,鄭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戰功。有一種說法稱,朱棣派心腹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這些融合刻紙、針刺、料絲等多種工藝的花燈,陸續被送往臺灣、廈門、漳州以及泉州市區、南安、晉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20年珍藏如數捐借給學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20年珍藏如數捐借給學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北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通道,這批古陶器從大西北落戶泉州,‘一帶...更多

2018-12-11 16:29:25
泉州騎樓:鄉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泉州騎樓:鄉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騎樓不是泉州獨有,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廣東的廣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見到騎樓。這騎樓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泉州紀事1979年:企業“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泉州紀事1979年:企業“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這一年,距離《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55位國有骨干企業廠長、經理的呼吁信《請給我們“松綁”》...更多

2018-11-27 09:33:57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編的高甲戲《李光地》在安溪影劇院首演,作為泉州市第33屆戲...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