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發現一座明朝合葬古墓 墓主人或是兩名女性

2016-05-06 10:07:12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同安發現一座明朝合葬古墓 墓主人或是兩名女性

村民發現古墓內的木梳已碳化。

同安發現一座明朝合葬古墓 墓主人或是兩名女性

古墓里的銅錢被挖掘出來。

一座明代古墓,因為國道324復線同安段的建設,在遷移時被挖掘了出來。這座古墓的主人是誰?古墓被挖掘出來時有何發現?它們是夫妻合葬墓還是大小老婆合葬墓?

昨日下午,同安區鳳南農場土樓村磚仔自然村大墓口,這一座明代的合葬墓被遷移,也因此揭開了神秘面紗。

已有數百年歷史

昨日16時,記者看到,古墓已經被挖開,兩個棺木也已經移出墓室,多件已經發黑的衣服、枕頭散落在現場。

“這座古墓寬約4米,長約6米,是一座無主墓。”該村老人協會會長周先生告訴記者,這座古墓已經有好幾百年歷史,但一直無人認領。

周先生說,隨著重點項目國道324復線同安段的推進,鳳七路到南山段的國道進入清表施工階段,工程施工需要遷移道路經過的墳墓,這座古墓也列入遷移的范疇。在得知古墓需要遷移時,同安當地文管辦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開棺、拍照。“這是用三合土砌成的古墓,從造型、現場的衣物來看,這是一座明代萬歷年間的古墓。”同安區文管辦工作人員張先生說。

古墓是個合葬墓

省收藏家協會會員洪德強告訴記者,古墓為合葬墓,墓室用紅磚砌成,右邊的墓室有進水,挖開時整個棺木里有一半的水,左邊的墓室沒有進水。墓室剛打開時,棺材外表上的紅漆還十分鮮艷,但漸漸褪色了;右邊的棺材由于進水的緣故,棺木打開時,里頭幾乎只剩下頭蓋骨,壽衣已經完全腐爛了。在棺木中還有兩把碳化的梳子,此外還有一塊寫著“大玄香墨”的墨和硯臺。

洪德強說,相比右邊的棺木,左邊的墓室沒有進水,墓室相對干燥,“發現裹過腳的三寸金蓮腳骨,還有一雙精美的高桶繡花鞋”。不僅如此,洪德強還發現,棺木內的頭蓋骨下還枕著枕頭,枕頭邊有個碳化了一半的梳子,“尸骨外有七層的壽衣,上衣下裙,最外一層壽衣是絲綢的,中間有的是棉,有的是麻的,最里的一層是棉衣”。

此外,左邊的墓室里還有一枚用來墊棺材的萬歷通寶銅錢及一個木頭人。

或為兩女性合葬

“這座合葬墓的主人應該是兩個女子。”洪德強說,按照風水學上說的“男左女右”格局,如果是夫妻合葬,那么左邊的墓室里應該埋著男性,但開棺發現棺木內有三寸金蓮,因此,他認為這一口墓是女性,“可能是大老婆和小老婆的合葬墓”。

現場也有人猜測,如果是兩個女子合葬,可以想象兩個人的關系應該比較親密,也可能是婆媳合葬墓,也可能是母女合葬墓。

據了解,墓室內的骸骨已被收藏起來,村里將擇日進行安置。記者 陳雅玲 通訊員 楊心亮 陳嘉新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