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康美油漆彩繪工匠郭榮耀 傳承五代揚名海外(組圖)
郭家作品遍布海內外
油漆彩繪對材料及工藝的把握都十分講究。正是憑著這份認真與堅持,郭榮耀及其家族的技藝受到遠近村民的認可,“郭家班”從此聲名鵲起。如許多大家熟知的寺廟都是出自“郭家班”之手:新加坡的關帝廟、雪峰寺、洪瀨樹德寺、清水巖及康美鎮政府旁新修的祠堂等。
先用膩子找平拋光,然后才能進一步上漆。
主梁上用油漆一筆一畫彩繪出的龍。
近幾年,重建寺廟、重修宗祠逐漸多起來,郭榮耀的訂單也比以前多了許多。“做一個完整的工程一般需要200多天,一年到頭其實也沒有做多少個。”郭榮耀說,將油漆彩繪掌握嫻熟的手工藝人相對比較少,有時候他會和熟悉的手工藝人合作,他只做彩繪部分,這可以縮短工期。
不過,對質量有極高要求的郭榮耀更希望有頭有尾,工程全程由自己把握,也是對自己名譽的負責。“我們做過那么多工程,從來沒與雇主紅過臉。”郭榮耀說,有的師傅或技術不過關,或是在價格方面沒和雇主談妥,在這行和雇主翻臉的不在少數,有的人做完一單只能找新單,老客戶推薦的很少,我們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這不,園內村關帝廟的工程還未結束,就有不少人找上郭榮耀,希望他承包新的工程。“洪瀨樹德寺以前是我和父親一起做的,現在寺里要重新修繕佛龕等,又找到了我。”郭榮耀略帶自豪地說,由于工程期還沒結束,實在分身乏術,他只能婉拒了那些邀請。
記者抬頭看到大梁上繪制的雙龍戲珠,兩條龍分別以黃色和綠色繪制龍身,炯炯有神的龍頭正在戲耍中間用黃褐色繪制的火珠,寓意呈祥。郭榮耀告訴記者,大梁上的雙龍戲珠特地搭了支架,是他仰了一天的脖子畫成的,結果讓雇主大為滿意。記者發現,郭師傅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在色彩運用方面頗為大膽,更加看重畫作細節的處理。如寺廟中一頭已畫好的獅子,他用化色的手法繪出獅子的眉骨,黑色的眼睛中間點綴一點白,讓獅子看上去更加有神。畫如其人,嚴謹、創新是郭師傅數十年來的一貫作風。
所收學徒無一人從事這門手藝
“你看,石壁上的繪畫圖案和油漆彩繪的比起來如何?”郭榮耀告訴記者,油漆彩繪更立體,保存更為久遠,是一個地方歷史的見證。
隨著技藝的發展,成品漆、顏料、砂紙機、噴漆等技術都被應用到了油漆彩繪中,即便如此,油漆彩繪仍是一門對手工要求極高的技藝。手工辛苦,賺得少,工程期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從事這門手工藝。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郭榮耀算是包工頭,但他依然事事都要親自上陣,“你見過這樣的包工頭嗎?”郭榮耀唏噓道。
這么多年來,郭榮耀也帶過七八個徒弟,可至今依然從事這一行的卻沒有一個。“之前有個徒弟做了一段時間后,自己開了裝潢公司,當起了老板。”郭榮耀感慨道,這行太辛苦了。像他自己,由于工作原因,胃病常年伴隨著他,稍有不注意,就會胃痛。
“手工藝往往是靠家族傳承,像郭家這樣傳了五代的實屬難得。”一位對傳統手工藝頗有研究的人士曾對郭榮耀夸贊過。據介紹,鼎盛時期,郭榮耀的叔伯、堂兄弟都有人做油漆彩繪工作,如今,他這一輩中,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堅持,可他今年已經64歲了。“我的小兒子會在我上工時偶爾跑過來學習。”郭榮耀說,想讓他先學些皮毛,再慢慢掌握這門技藝,家族有人傳承了,他也可以安心。“我現在也正在申請非遺傳承人。”
采訪結束時,天空灰蒙蒙一片。望著寺中已繪制完的花草鳥獸,郭師傅呢喃道,人還是太少了。看著寺中的絢麗風景,想起曾去過的洪瀨清水巖的宏偉壯觀、恢宏大氣,記者由衷地希望一把補刀、一支畫筆鑄就的油漆彩繪技藝可以世代相傳。
南安商報 記者王小清李想文/圖